
金烏賊
●體表在陽光下呈現金黃色澤
●喜好活體餌料
●中國主產區為青島和日照
●曾是我國北方海域經濟價值最大的頭足類動物
20世紀,年產量高
21世紀前后,資源近乎枯竭
當前,資源得到顯著修復
腦袋上長著多個觸手,遇到強敵會噴墨逃生……這是頭足類動物最大的特點。事實上,頭足類動物的大意即是“頭上長足的動物”,目前所知烏賊、魷魚和章魚等所有頭足類動物均在海洋里生存。
金烏賊(俗稱“墨魚、烏魚”)因其體表在陽光下呈現金黃色澤而得名,曾是我國北方海域經濟價值最大的頭足類動物,但也因為過度捕撈等原因,一度瀕臨滅絕。多年來,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簡稱“黃海所”)聯合青島金沙灘水產開發有限公司(簡稱“金沙灘水產”)攻克金烏賊馴化養殖、人工越冬等技術,實現全人工規模化繁育,有力推動了金烏賊資源修復。
近日,國家貝類產業技術研發中心組織專家在金沙灘水產對頭足類種質資源與繁育崗位的研究任務“金烏賊人工繁育技術”開展現場驗收,標志著2024年度的金烏賊繁育工作順利結束。20年來,黃海所的金烏賊人工繁育之路,讓這一傳統海味佳品“游”回市民餐桌。
從瀕臨滅絕到“重生”
金烏賊曾與大黃魚、小黃魚、帶魚并稱為我國四大海產,年產量位居世界烏賊科種類第二位。20世紀,每逢宴請,青島等城市的家庭都會做一道菜——爆炒烏魚花。這一傳統美味佳肴在全國也久負盛名。但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于過度捕撈等原因,金烏賊資源量急劇下降,價格隨之劇增,也因此遠離市民餐桌。
近日,在金沙灘水產養殖車間,記者見到了黃海所聯合企業繁育的金烏賊苗種。一個個身型迷你、活力充沛的金烏賊幼體正在養殖池中暢游。難以想象,多年前,眼前這些“水中精靈”曾一度瀕臨滅絕。
“金烏賊在中、日、韓沿海均有分布,目前在中國主產區為山東青島和山東日照,主要分布在四大漁場:日照嵐山頭漁場、青島漁場、黃海中部漁場和黃海北部漁場。”黃海所研究員陳四清介紹,20世紀,金烏賊年產量最高時達9萬噸;但到了21世紀前后,資源近乎枯竭,青島以北海域的金烏賊幾乎絕跡。
意識到金烏賊的瀕危現狀及開發前景,2005年,陳四清帶領團隊在國內率先開展了金烏賊苗種繁育研究工作。提到艱辛的開始階段,陳四清感慨萬千:“2006年,我們在青島海域采捕、收購金烏賊,一年只收到了8只活體。”憑借這來之不易的資源,他帶領團隊當年即成功繁育出金烏賊人工苗種達6000只,并在膠州灣放流。
頭足類動物中的烏賊類具有洄游習性,洄游時間準時,洄游地點固定,是非常理想的增養殖品種。開展增殖放流不僅可以緩解日趨衰竭的自然資源,還可促進自然資源量的盡快恢復,提升經濟和社會效益。“第二年,膠州灣內的金烏賊數量便有了明顯回升,這既驗證了金烏賊生殖洄游的習性,也表明了人工苗種繁育工作對金烏賊資源恢復的重要性。”陳四清說。
在此基礎上,2008年,黃海所與金沙灘水產合作開展金烏賊人工繁育研究,當年實現苗種繁育規模突破5萬只,并在2010年實現金烏賊全人工繁育及養殖,苗種增殖放流也被列入青島市增殖放流計劃。等到了2018年秋季,膠州灣近海更是迎來了金烏賊漁汛。
“盡管近年來金烏賊的資源量有所恢復,但漁汛規模依然較小,產卵場恢復不易。”陳四清告訴記者,“近年來,隨著青島市金烏賊增殖放流帶來的可觀效益,山東省也逐步開展了金烏賊增殖放流計劃。可以說,當前金烏賊資源已得到了顯著修復,在鴨綠江口甚至韓國都能見到金烏賊的身影。”
推動規模化養殖
基于金烏賊人工繁育研究成果,金沙灘水產獲批金烏賊省級原種場和國家級保種場,肩負著為金烏賊增殖放流工作及相關企業提供親體、受精卵、苗種以及技術支持的任務。今年,黃海所與金沙灘水產聯合繁育金烏賊親體1317只,收集受精卵約112萬粒,其中銷售40萬粒,自行孵化培育苗種約63萬只,幼體平均孵化率達87.5%。這表明金烏賊全人工規模化繁育技術已基本成熟,為推動金烏賊規模化養殖奠定了基礎。
“開口餌料的選擇是金烏賊繁育與養殖的難點所在。”金沙灘水產總經理薛祝家表示,受傳統育苗經驗的限制,他們曾先后對金烏賊幼苗投喂輪蟲、鹵蟲成體,但收效甚微,且鹵蟲成體死亡率較高,死亡后易敗壞水質。在這種情況下,金烏賊幼苗無法順利長大,孵化率低。為了解決這一技術難點,陳四清團隊長期研究發現,糠蝦較鹵蟲成體營養豐富,是金烏賊苗種最好的開口餌料。改用糠蝦后,金烏賊苗種的成活率得到了顯著提高,育苗、養殖技術也逐步走向成功。
陳四清告訴記者,“在金烏賊瀕臨滅絕、產量稀少時,金烏賊的價格曾高達每斤100元。”而隨著野生金烏賊產量的增加及人工養殖規模的擴大,當前,金烏賊的價格降低了一半左右,市民因此吃得上、吃得起。
當然,由于金烏賊喜好活體餌料的特性,其生長速度和成活率受活體餌料的影響巨大。只有充分的活體餌料才能保障金烏賊順利成長,活體餌料資源是否豐富,將直接影響到金烏賊的養殖效果。因此,受餌料方面限制,當前金烏賊的養殖規模還不大,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眼下,為了解決餌料這一問題,黃海所正聯合企業對金烏賊開展食用冰鮮餌料和配合餌料的馴化,不斷優化金烏賊苗種繁育技術,支撐金烏賊養殖產業的發展。
“作為水產人,我們這一代人沒有讓金烏賊滅絕,而是把它從滅絕的邊緣給挽救了回來,我覺得這個工作很有意義。”陳四清表示,未來,他們的首要目標是進一步開展增殖放流工作,努力使野生金烏賊資源恢復到傳統自然資源的水平。同時,進一步推動金烏賊規模化養殖,使金烏賊這種夏季“時鮮”實現全年循環養殖,滿足全年供應市場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