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至18日,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漁業和水產養殖業司、FAO水產養殖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和生物安全保障參考中心、海水養殖生物育種與可持續產出全國重點實驗室共同主辦,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和珠江水產研究所共同承辦的2024年水產養殖生物安全保障與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技術培訓班在山東青島舉辦。FAO駐華代表處臨時代辦張忠軍、漁業官員Melba,WOAH亞太區域代表Thitiwan,NACA總干事Eduardo,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韓剛,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總工程師李清,黃海水產研究所黨委書記趙憲勇、副所長葉乃好,珠江水產研究所副所長朱新平、副所長黃志斌等出席相關活動。


此次培訓旨在推進中國與全球在水產養殖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和生物安全保障領域相關發展理念、創新模式和技術成果的交流,包括“水產養殖生物安全保障漸進式管理途徑(PMP/AB)”更新與推廣和“水產養殖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AMR)”兩個活動。與會代表就“水產養殖PMP/AB”更新與推廣、“水產養殖AMR”作了26個報告;FAO、WOAH和NACA代表以及相關專家講授了水產養殖PMP/AB策略更新與推廣情況,分享了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相關的最新科研成果,相關國家代表介紹了各國水產養殖中面臨的AMR挑戰。培訓班交流研討了在水產養殖生物安全保障和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領域的新進展及未來發展趨勢,為FAO成員理解和實施PMP/AB、提高對水產養殖AMR問題緊迫性認知,提供了健康養殖管理理論與技術支撐。活動中還開展了水產養殖生物安全保障示范現場調研,并就水產疾病快速診斷、耐藥性測試等進行了實驗操作培訓。

據悉,此次活動是2023年6月FAO在全球新成立4個FAO水產養殖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和生物安全保障參考中心以來,依托參考中心面向全球重點漁業國家舉辦的第一次國際培訓。同時,該活動也充分展現了我國在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和生物安全保障研究與示范領域取得的最新成果,有力推動了國際水產養殖PMP/AB以及AMR研究與實踐進程。
來自FAO、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和亞太水產養殖中心網(NACA)等涉漁國際組織,FAO水產養殖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和生物安全保障參考中心以及中國、澳大利亞等10余個國家漁業行業主管部門、科教機構、企業的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等60余人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