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訊(記者 李澍)市南區各中小學以“海洋+實驗”“海洋+學科”的形式開啟海洋研學“云”課堂,持續推進項目式學習、STEAM教育的實施,延展海洋學習的時間與空間,豐富學生的居家生活,培養自主學習能力與綜合實踐能力,讓海洋教育為學生成長提供更廣闊的天地。
青島文登路小學海洋研學 積蓄藍色力量
海之魅力,在于有容;海之氣度,在于從容。作為海文化特色學校,青島文登路小學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居家海洋教育活動,讓海洋熱情和科學夢想扎根少年心間。學校集教師之智,舉家庭之力,通過線上研學建立了海洋教育“生態場”,特色選修、科學實驗、勞動實踐均與海洋教育相融合,以海啟智、以海怡情,為學生發展注入“海洋基因”,積蓄藍色力量!
海洋小課題研究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成為深入落實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方式。五年級1班初老師采用“視頻講授引領——學生動手實踐——確定研究主題——分享研究成果”的在線學習模式,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凇熬蛹覍W習的特殊時期如何獲取有效信息?如何開展小組成員的分工與合作?”等難點問題,從“自主選擇、確定課題;分工合作、制定計劃;整合資源、具體實施;形成成果、撰寫報告”幾方面,進行了具體指導。通過居家海洋小課題研究,寓教于樂,激勵學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與海洋和共生。
科學教師以海洋趣味小實驗為切入點,利用家里的容器和物品建立了家庭實驗室,設計了“模擬清理海洋中泄露石油”“海鹽提取”“沉浮”“海洋風暴”和“海底火山”等小實驗,實驗所用的水、油、色素、泡騰片等用品都是家里隨處可見的,有趣的實驗激發了學生探究海洋知識的主觀能動性。此外,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自己和大海的親密接觸,比如:親子共讀時選擇合適孩子的海洋科普書籍;制作海洋生物標本、沙瓶畫、貝殼畫、手提袋工藝品;勞動實踐中制作餐桌上的海鮮……通過無形的課程和體驗,汲取著有形的生命能量和成長動力。
青島市實驗小學搭建云端生物館 學生線上問海
在青島市實驗小學有一個云端生物館,這個云端生物管分設“青島常見的100種海洋生物科普館”和“海洋實驗操作體驗館”兩部分。科普館由學生自選一種喜歡的海洋生物,在充分探究的基礎上進行宣講;體驗館則由專家擔綱,帶領學生進行實驗。學校聯合“小海米”編輯部,邀請各涉海高校和科研單位的一線科研人員組成專家團隊,對學生的海洋生物講解進行點評,并指導學生線上海洋實驗課的操作。
近日,學校全體學生相約線上海洋云課堂,開啟了一段別樣的問海之旅。在首期海洋云課堂上,中國水產科學院青島黃海水產研究所的專家為學生們科普了扇貝的種類、分布、食用價值和用途等內容,并親自進行扇貝解剖的實驗示范。
云端生物館的搭建讓學生們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到青島海濱常見的海洋生物,并在實驗中鍛煉實踐能力。
青島第二十四中學“?!蔽洞笳n堂 體驗樂不停
青島第二十四中學深入落實《市南區推進海洋教育行動計劃》,普及海洋知識,提高學生親海、愛海、知海海洋意識,培養學生的動手探索能力。
學校制定了方案,引導學生以項目式課題為切入點,積極進行海洋知識的探索,感受學科融合、自主探究學習的樂趣。學生們自主完成信息收集、方案設計,項目實施及最終評價。在項目的過程中,通過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