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10月30日訊 水產養殖無需人工投喂和清潔,引入新型養殖模式便能保持水溫和水質;用高密度的塑料材料便能在水面上搭建一套“房子”,環保耐用且抗風浪;無人車間里,只需要動動手指便能完成水產原料從分選到包裝的過程……第24屆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上,養殖設備和技術、水產加工、冷凍冷藏設備、鮮冷物流鏈等一批高大上的現代漁業設施裝備集中亮相,智能化設備為水產健康發展注入“強心劑”。
傳統的水產養殖靠天吃飯,水溫、病害、環境污染等都會影響水產品的產量和質量,但新型養殖模式讓這種情況改變。在青島海興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的展位上,集約生態化循環水水產養殖系統吸引了參觀者的目光。 “這套設備最大的亮點在于加入物聯網模塊,全程監控水質,保持水質和水溫恒定不變,管理人員也可遠程控制。” 青島海興智能裝備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養殖桶無需土建施工投產快,其成本與建造土池相差無幾。養殖水體經過固液分離裝置、蛋白分離器、生化處理池、紫外線殺菌、增氧、恒溫機等處理后,流回養殖桶,實現污水零排放。
魚、蝦等隨著輸送帶進入自動去皮機,一個小時便能完成2000斤,還能完成蝦的開背挑腸。這是水產加工無人車間智能化生產線里的一個小機器。記者看到,在無人車間,從原料分選、加工、速凍、包裝到冷藏一條生產線僅需幾個工人,效率便可達1-3噸/小時。
隨著人們對“近水樓臺”休閑生活環境的追求,水上休閑平臺逐漸被人們所接受。而傳統的木質泡沫平臺正在向先進的高密度塑料平臺轉變。博覽會上,一個用管材作為浮力配件的水上平臺讓參觀者駐足。這是中國聯塑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一套抗風浪能力強、優質舒適、環保耐用的水上管道平臺系統,開創了國內水上管道平臺系統的先河。記者了解到,該平臺可布置在任何水域,可用于旅游觀光、休閑娛樂、養殖網箱、水上餐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