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胡超群團隊揭曉激素調控對蝦卵巢成熟新機制,研究結果近日發表于《繁殖生物學》。
學界一般認為,甲殼動物的眼柄中存在卵黃生成抑制激素(VIH),而腦部則可能存在促進卵黃生成和卵巢成熟的激素(VSH)。對此,胡超群團隊經不懈努力,以具體的研究數據予以否認,從而改變了傳統認識。此結果也是國家“863”項目子課題資助的新成果。
據了解,科研人員在重要水產養殖品種凡納濱對蝦(俗稱南美白對蝦)中分離到一個新型VIH基因,并證實了其抑制卵黃生成和卵巢成熟的作用。研究表明這個新型的VIH主要存在于蝦的腦部,而腦和眼柄細胞在共孵育實驗中均會抑制卵黃生成,說明對蝦的腦部和眼柄可能共同對其卵巢成熟起負調節作用。同時,研究人員還驗證了眼柄摘除催熟方法對對蝦眼柄和腦VIH的影響,進一步闡明了激素調控對蝦卵巢成熟的新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