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muacy"></strike>
  • <strike id="muacy"></strike>
  • <strike id="muacy"><s id="muacy"></s></strike>
    <noscript id="muacy"><table id="muacy"></table></noscript>
    <strong id="muacy"><menu id="muacy"></menu></strong>
    <ul id="muacy"><pre id="muacy"></pre></ul><samp id="muacy"><tbody id="muacy"></tbody></samp>

    國內漁業動態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內漁業動態 - 正文

    漁船安全國際規則的進展

    日期:2016-05-16 00:00    作者:黃海水產研究所    來源:     打印    加大 減小

    捕撈業是國際公認的高危行業,據國際海事組織2001年11月舉行的第二十二屆大會披露,全世界每年平均死亡失蹤漁船船員24000名。為減少捕撈業人員傷亡,提高漁船安全水平,國際海事組織(IMO)與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勞工組織等相關國際組織密切合作,積極推動漁船相關安全法規的制定,推動提升漁船安全水平。

    主要漁船安全規定

    支撐國際海事法律體系商船領域的四大支柱公約分別是:

    《1974年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SOLAS)》(主要內容是船舶技術安全)。

    《73/78防污公約(MARPOL)》(主要內容是防止船舶造成污染)。

    《1978年海員培訓、發證和值班標準國際公約(ST?CW)》。

    《2006年海事勞工公約》(主要內容是船員權利)。

    前三個由國際海事組織牽頭制定,第四個由國際勞工組織牽頭制定。由于《73/78防污公約(MARPOL)》也適用于漁船,漁船領域就未單獨制定防污公約,而參照其他三個制定了單獨的公約,分別是:

    《2012年實施1977年托雷莫利諾斯國際漁船安全公約1993年議定書開普敦協定》(以下簡稱開普敦協定)。

    《1995年國際漁船船員培訓、發證和值班標準公約》。《國際漁業勞工公約》。

    此外,國際海事組織還組織制定了《漁民和漁船安全規則》、《小型漁船設計、建造與設備自愿性指南》、《12m以下有甲板船和無甲板船的安全建議》等三部非強制性規定。

    開普敦協定

    1977年,國際海事組織通過了《1977年托雷莫利諾斯國際漁船安全公約》。該公約適用于船長24m以上漁船,以《1974年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SOLAS)》為藍本,內容涵蓋構造、水密完整性和設備、穩性和適航性、機電設備、消防、船員保護、救生設備、應急程序、無線電通信等,力圖制定漁船界的人命安全公約。公約的一個基本理念是“漁船安全是船上人員安全的基礎”。

    由于1977年漁船公約生效無望,國際海事組織遂決定制定一部議定書。1993年,經過各國的討價還價,《1993年托雷莫利諾斯議定書》獲得通過。

    然而,和1977年公約的情況相似,盡管主要漁船大國都參加了制定1993年議定書的外交大會,會上也達成了妥協,但部分漁船大國未能實現國內批準,致使1993年議定書再次生效無望。為此,2012年,國際海事組織在南非的開普敦召開外交大會,通過了開普敦協定。

    較之1993年議定書,開普敦協定的主要修改點有兩條:一是生效條件,改為不少于22個國家總計不少于3600艘船長大于24米的公海作業漁船。二是設定了過渡期,部分條款可在協定生效后5年或10年后實施。

    《1995年國際漁船船員培訓、發證和值班標準公約》

    很容易理解,船的安全,既與船本身的技術條件有關,也與駕駛人員水平有關。相當多的碰撞事故,都是船員忽視瞭望導致的,原因在于船員過度疲勞、工作疏忽、缺乏培訓。因此,加強船員培訓、管理是國際海事組織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與商船的《1978年海員培訓、發證和值班標準國際公約》的出臺類似,國際海事組織制定了關于漁船技術安全的公約后,就著手組織制定了《1995年國際漁船船員培訓、發證和值班標準公約》。該公約規定了船長24米及以上的海洋漁船船員發證和最低培訓要求,已于2012年9月29日生效。

    國際漁業勞工公約

    與商船領域的《2006年海事勞工公約》類似,2007年6月,國際勞工大會通過了《國際漁業勞工公約》(188號公約),這是第一部漁業部門工作綜合公約。該公約規定了船員在船上的生活、工作條件,是保障漁業船員權利的“人權法案”。公約適用船長24米以上漁船,將在第10個國家(至少包括8個沿海國家)批準之日起十二個月后生效。

    《國際漁業勞工公約》主要內容包括:(一)在漁船上工作的最低要求:包括最低年齡、體格檢查和體檢證書。(二)工作條件:包括配員和休息時間、船員名冊、漁民勞動合同、船員的遣返、船員的招聘和安置、漁民的報酬支付。(三)住宿和膳食。(四)醫療、健康保護和社會保障:包括職業安全和衛生及事故預防、因工患病、受傷或死亡情況下的保護。(五)遵守與執行:包括了監督檢查、港口國控制與管理、船上及岸上投訴程序及船旗國應盡的義務等。

    公約的附件三就適用漁船的住宿生活條件作出了較全面的規定,如住艙的凈高不低于1.9米,人均住艙地面面積不低于1平方米,床位的最小尺寸為190cm×70cm,此外,在浴缸或淋浴設備、洗臉盆、廁所等設施都提出具體的硬性配備標準。

    《漁民和漁船安全規則》、《小型漁船設計、建造與設備自愿性指南》

    從1998年至2004年,國際海事組織(IMO)和糧農組織、勞工組織合作,對早期的《漁民和漁船安全規則》、《小型漁船設計、建造與設備自愿性指南》一起進行修訂。其中,《漁民和漁船安全規則》適用于船長24m以上漁船,內容既包括漁船的技術要求(該部分涵蓋的內容框架與1993年議定書類似),也包括漁民的培訓要求。《小型漁船設計、建造與設備自愿性指南》適用于船長12m至24m之間的漁船,只包含漁船技術要求。這兩部技術規則都是指導性文件,是國際海事組織(IMO)、糧農組織、國際勞工組織三個國際組織聯合工作的成果,涵蓋了漁船設計、建造、設備等各方面的內容,對船員培訓的各方面做了詳細闡述,集中了世界上主要漁業、漁船大國的管理經驗、成熟技術,反映了世界漁船發展的趨勢。它們對我國漁船船員培訓、編寫國內漁船技術法規具有較大的參考作用。

    12m以下有甲板船和無甲板船的安全建議

    為使國際海事組織制定的漁船規定能涵蓋所有尺度的漁船,從2005年起,國際海事組織(IMO)和糧農組織、勞工組織再次合作,組織制定了關于12m以下有甲板船和任意尺度的無甲板船的設計、建造、設備和這些船上的配員與培訓的建議。

    ???

    來源: 中國漁業報

    亚洲成人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电影久久久久电影网| 91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欧美交A欧美精品喷水| 国产精品男男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186在线观看在线播放| 99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线视频区| 狠狠综合视频精品播放| 久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av在线播放| 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精品|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国产剧情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 精品国内自产拍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午夜精品影院游乐网|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 在线中文字幕精品第5页|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暖暖 | 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婷婷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久久亚洲国产欧洲精品一|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四区| 久久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96|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 欧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日本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自在线播放页码|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野外|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秋霞|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 国产精品福利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