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發布消息稱,科考隊員日前在西太平洋黑潮延伸體海區完成了首套潛標的完整布放與回收工作,為海洋國家實驗室“透明海洋”計劃奠定了重要基礎。
海洋國家實驗室主任吳立新表示,“透明海洋”是海洋國家實驗室正在組織實施的三大任務之一,計劃在西太平洋—南海—印度洋海域構建綜合立體觀測系統,使海洋狀態“透明”、過程“透明”、變化“透明”,為海上通道安全、深海重大工程、應對氣候變化提供科技支撐。
圍繞“透明海洋”計劃,科考隊員搭乘“東方紅2號”船,近日成功回收了2015年11月在西太平洋黑潮延伸體以南布放的深水潛標,實現了我國在這一海區首套潛標的完整布放與回收,為研究黑潮延伸體變異、中尺度渦旋過境時的海洋過程以及冬季大風天氣對上層海洋的能量輸入與下傳等科學問題提供了依據。同時,科考隊員在原潛標位置和黑潮延伸體北側各布放了一套深水潛標,以實現在此區域的長時間連續觀測。
“黑潮延伸體南北兩側深海潛標的成功布放是我國實施‘透明海洋’計劃的關鍵戰役,今后我們還將在此區域不斷完善黑潮延伸體的潛標觀測網建設,為實施‘透明海洋’計劃奠定堅實觀測基礎。”吳立新說。
據悉,黑潮是沿著北太平洋西部邊緣向北流動的一支強西邊界海流,在北緯35°附近分為兩支:主干轉向東流直到東經160°,被稱為黑潮延伸體;一支在北緯40°附近與來自高緯的親潮匯合一起轉向東流匯入黑潮延伸體。黑潮延伸體是中緯度海洋—大氣相互作用關鍵區域,也是海洋渦旋最活躍的區域之一,對我國氣候有重要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