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是科研單位發展的基礎和核心競爭力所在,是科研單位發展的主線。“十二五”期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注重學科體系的頂層設計和集成創新,發揮學術委員會的學術咨詢、指導和決策作用,優化科技資源配置,確立了以學科建設為主線的院所發展理念,大力推進現代漁業學科體系的完善和發展。
認真制定學科發展規劃,優化全院學科體系布局。圍繞國家發展戰略、現代漁業建設需求和《院中長期發展規劃》目標,結合院學科發展的基礎和條件,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以產業需求為根本出發點,研究制定了《院學科發展規劃(2013-2020)》。《規劃》立足基礎、兼顧發展,精細梳理了院十大重點學科領域的學科建設重點科學問題和產業支撐關鍵技術,明確了各學科領域建設的重點任務和發展目標,成為指導全院學科建設的綱領性文件。院屬各單位結合《規劃》和自身發展定位,對本單位的學科方向布局進行了調整和完善,主推應用研究,兼顧基礎研究,強化優勢與特色學科,拓展新興和交叉學科,引導科研人員找準科研定位和科研方向。目前,全院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結構優化、運行有序的漁業學科體系。
充分發揮學術委員會作用,形成特色學術集成機制。經過8年的實踐與探索,院學術委員會按照“學術指導、常務委員會和學科委員會”的三級架構,形成了我院特色的學術工作機制,特別是通過10個學科委員會的工作,促進了學科內、學科間的深度合作,拓展了學科發展外延,培育了學科新的增長點,引領了全院各學科領域的發展,實現了以強帶弱、互相促進、團結向上的良好局面,夯實了“全院一盤棋”的學術基礎和管理理念,提升了全院整體學術水平和綜合實力。“十二五”期間,院學術委員會共向國務院、農業部等上級部門報送專題報告10余篇,為上級領導和相關管理部門科學決策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持,促進了《關于促進海洋漁業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中華鱘拯救行動計劃》等政策的出臺和項目的實施,帶動了學科的持續發展。編寫十一五、十二五《中國水產科學發展報告》,編發了200余期反映各學科科研動態、專家建議等內容的學科簡報,組織學術幫扶、研討等各類學術會議120多場次,活躍了學術氛圍,促進了全院乃至全國漁業領域的項目聯合和成果集成。
堅持樹立學科建設主線,實施一體化推進工程。堅持學科建設的基礎性和戰略性地位,以學科建設為龍頭,統籌實施人才培養、平臺建設、項目爭取、管理機制建立、科技資源配置等一體化工程,形成合力,不斷強化優勢學科,發展特色學科,加強交叉學科,培育新興學科。與院“5511”人才工程密切銜接,加強學科帶頭人優秀青年骨干的培養和科技創新團隊的建設;圍繞學科發展規劃編制《院重大科研計劃規劃》,在院級基本科研業務費中設立學科體系項目,保障學科建設目標和重點任務的順利實施;重點提高院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體系的建設水平,建設與學科發展需求相適應的實驗平臺、實驗基地,購置、建造了一批對學科理論提升和產業重大技術突破有影響的大型儀器設備。在資源環境、健康養殖、良種培育、疫病防控、設施裝備、加工與質量安全、信息與戰略等重點研究領域突破了一批重大科學問題、完善和提高一批共性關鍵技術、組裝配套和推廣一批重大技術。提升漁業科技創新驅動力,支撐漁業行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