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島市科技局發布2012年度科學技術獎擬授獎成果公示,黃海水產研究所陳松林研究員主持完成的“牙鲆良種培育技術的建立及‘鲆優1號’新品種創制和應用” 榮獲青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楊愛國研究員主持完成的“蝦夷扇貝良種選育及推廣應用” 榮獲青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牙鲆良種培育技術的建立及‘鲆優1號’新品種創制和應用”,對牙鲆分子標記開發、高產抗病良種培育技術等進行了系統研究,批量發掘牙鲆微衛星標記資源,構建了牙鲆高密度遺傳連鎖圖譜;發掘出牙鲆重要性狀連鎖分子標記,建立了標記輔助選育技術;建立了高產抗病良種選育技術,創制出生長快、養殖成活率高的牙鲆良種;建立了牙鲆多倍體誘導技術,創制出高產牙鲆新種質。發表論文29篇,其中SCI論文9篇;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6項。該研究成果培育出的“鲆優1號”牙鲆新品種已在山東、遼寧、福建、河北等省市進行推廣,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該成果推動了我國牙鲆良種化進程和產業技術進步,為海水鲆鰈魚類遺傳育種、性別控制、種質鑒定、苗種繁育等提供了重要的分子標記資源和技術支撐,具有重大應用價值和推廣前景。
“蝦夷扇貝良種選育及推廣應用”,以雙殼均為純白色、生長速度快、耐熱能力強為目標,通過群體選育和家系選育相結合的方式,經過對蝦夷扇貝連續的累代選育而培育出了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貝類新品系“玉貝”。項目建立了成熟的選育技術體系,實現了蝦夷扇貝殼色與生長、耐熱性狀的共同選擇,并形成完整的人工苗種繁育和養殖生產技術工藝;建立了系統的“玉貝”遺傳結構的分析技術,獲得2個特異性遺傳標記;建立了成熟的“玉貝”家系培育及分析技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項,發表學術論文6篇,培養碩士研究生3名。“玉貝”遺傳性狀穩定,雙殼純白,出柱率高,生長速度提高15%、夏季成活率提高20%以上,顯著提升了我國蝦夷扇貝的種質質量。“玉貝”在山東、遼寧等地得到大面積推廣養殖,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應用前景廣闊。
據悉,本年度科學技術獎共評出自然科學獎14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7項),技術發明獎8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1項),科技進步獎128項(一等獎13項,二等獎48項,三等獎67項)。
( 科研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