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由國家鲆鰈類產業技術體系裝備與工程研究室和寧德市海洋與漁業局聯合舉辦的“鲆鰈類體系產業技術培訓班”在福建省寧德市舉行。來自寧德市所轄區縣漁業管理、技術推廣及養殖企業的50多名學員參加了此次技術培訓班。黃海水產研究所海水魚類養殖與設施漁業研究室主任、國家鲆鰈類產業技術體系專用養殖網箱崗位科學家關長濤研究員應邀在培訓班上授課。
培訓班上,關長濤研究員作了題為“海水魚類陸海接力、南北接力養殖模式”的技術講座,系統介紹了海水魚類“陸海接力”、“南北接力”養殖新模式的構建方法和技術路線,重點介紹了國內外海水網箱的主要結構型式與功能,展示了黃海所與相關企業合作,在大菱鲆、牙鲆、紅鰭東方鲀和石斑魚等名優海水魚類陸海接力、南北接力養殖新模式與新技術研發方面取得的成果。培訓講座受到與會學員的一致歡迎。
近年來,鲆鰈類體系專用養殖網箱崗位在福建寧德地區開展的大菱鲆“南北接力”養殖和傳統網箱升級改造兩項工作受到當地漁業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寧德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等部門表示,將為鲆鰈類體系崗位科學家的相關試驗、示范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魚類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