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循環水養殖系統實現海洋生物高產穩產,利用模塊搭建陪伴式仿生機器人,和AI心理咨詢師談心聊天……5月25日,2024年青島市科技活動周在市南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正式啟動,同步舉辦科技創新成果展。一系列來自市南區的科技創新成果讓觀眾“零距離”感受科技魅力,在家門口體驗科技風采。
科技創新成果“搶鮮”看
在“科技+”展區,一款正在“跳舞”的排爆機器人吸引了不少參觀者的目光。這是由宇樹(青島)科技有限公司的特種四足機器人,能夠適應復雜地形和各種惡劣天氣,擁有高機動性和靈活性,正常地形下時速可達到4.7m/s,行業級機器人B1續航4小時,最大載荷100公斤,可以替代人類在許多特殊或高危環境中完成工作。目前已經在應急、電力、軍警、消防等行業應用。

工作人員正在現場操作排爆機器人
“這款短袖我們利用薄荷里提取的有效活性分子,具有薄荷的活性和天然體感,穿起來涼爽又抗菌。目前市南區小學夏季校服面料使用的就是這款技術。”百事基材料(青島)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監池姍向大家介紹道。在百事基材料的展臺前,大大小小的玻璃瓶里展示著利用生物專利技術提取各式天然植物制成的纖維樣本,這些纖維樣本將會成為具有生物功能性的材料應用于紡織、服裝等領域,使產品更加環保、健康、功能多元化。

百事基材料利用天然植物提取的纖維樣本
此次科技創新成果展設立“暢享科技·逐夢未來”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展、“‘新’立潮頭·‘質’向未來”主題成果展、“科技+”三個展區,市南區參展企業近30家,各學校優秀青少年科技創新作品28個,為公眾提供一場了解、體驗、感知科學的科技盛宴。公眾可在成果展區領取“啟航未來”科技打卡手冊,沿著手冊指引開啟一場探索科學奧秘、激發創新思維、傳承科學精神的科技之旅。
“新質生產力”走進尋常百姓家
睡眠問題如今成為不少當代人的困擾。在青島易旅家居科技有限公司的展位前,內銷負責人常明向觀眾介紹如何利用“黑科技”為枕頭賦能。這款智能監測枕能夠直接連接手機app,實時監測心率、呼吸、翻身等睡眠情況,并且及時生成日、周、月的睡眠報告。“我們的產品是實用導向,下一步推出更智能、更舒適的產品,帶給消費者更好的體驗。”常明說。

工作人員正在向參觀者展示“黑科技”枕頭
“你好小靈,我想聽聽你的看法!”在青島萬靈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展臺上,觀眾掃描二維碼,即可和數字心理咨詢師AI聊天機器人進行交流。創始人紀俊告訴記者,這款產品采用醫用級智能心理測評系統,能夠提供AI心理測評和關愛陪伴,包括工作職場、親子關系等八大模塊、涵蓋孩子到老人全年齡段心理話題,及時便捷滿足當代人心理咨詢需求。
精品路線活動帶來“科普嘉年華”
“你們知道小須鯨是怎么呼吸的嗎?”在黃海水產研究所的海洋漁業生物科普展廳,講解員正在向參觀的學生們進行海洋漁業生物知識講解。在青島科技周期間,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標本館、青島海洋科技館、青島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科技宮等海洋場館將相繼開放并推出系列活動,為公眾帶來一場海洋科普之旅。

講解員正在向學生普及海洋漁業知識
據了解,市南區精心挑選海洋探秘、上街里、天文地理主題等七條精品路線,在未來一周的時間內,聯合轄區各高校、科研院所、科普基地、企事業單位等將舉辦20余場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將聯袂為島城市民帶來一場“科普嘉年華”,并在全社會營造弘揚科學家精神、熱愛科學、崇尚科學、促進科技創新發展的良好氛圍。
近年來,市南區堅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高標準舉辦 “百名科學家進校園”、科技活動周分會場系列活動,對弘揚科學家精神、傳播科學思想、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