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關超,男,工程師。2014年7月畢業于廈門大學,獲理學碩士學位,同年進入黃海水產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藥物殘留與生物毒素檢測及相關科研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子課題、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等10余項。作為科研骨干參加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國家標準及農業行業標準制修訂等多項項目。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32篇,授權發明專利4項,參與制定標準3項。
主要研究研究方向
貝類毒素風險形成機制與全鏈防控技術
代表性論著
Zheng G.C., Wu H.Y., Che H.Y., Li X.K., Zhang Z.H., Peng J.X., Guo M.M., Tan Z.J.*, 2022. Residue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of the Risk of Dietary Exposure to Domoic Acid in Shellfish from the Coastal Areas of China. Toxins, 14(12):862.
Zheng G.C., Wu H.Y., Guo M.M., Peng J.X., Zhai Y.X., Tan Z.J.*, 2022. First observation of domoic acid and its isomers in shellfish samples from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40(6):2231-2241.
鄭關超, 吳海燕, 彭吉星, 郭萌萌, 李兆新, 李揚, 譚志軍*, 2020. 典型貝類對一株擬菱形藻所產多莫酸毒素的蓄積差異性研究, 中國漁業質量與標準, 10(1) : 29-35.
軟件著作權,水產品典型危害物殘留本底數據庫系統,2021SR1022237。
軟件著作權,貝類毒素數據管理控制與分析系統,2021SR0259951。
水產行業標準,SC/T 3057-2022《水產品及其制品中磷脂含量的測定 液相色譜法》。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31656.12-2021《水產品中青霉素類藥物多殘留的測定 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31656.13-2021《水產品中硝基呋喃類代謝物多殘留的測定 液相色譜法-串聯質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