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名特優水產品產業技術體系積極主動作為,深入全省多個地區的水產養殖一線,開展了一系列調研、技術指導與幫扶活動,為“水上春耕”注入強勁新活力,有力推動其向綠色、高效、可持續方向大步邁進。
在共青城市的江西黑八戒科技有限公司池塘養殖基地,專家團隊詳細了解了養殖品種、生長周期、飼料使用情況及當前的市場銷售模式等關鍵生產經營數據。通過數據分析,專家們發現盡管企業在規模化養殖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在飼料轉化率、水資源利用效率以及尾水處理方面仍有較大的優化空間。針對這些問題,專家團隊提出了一系列技術改進建議。在技術層面,建議要根據養殖魚類的不同生長階段、健康狀況及環境因子,動態調整飼料成分與投喂量,以實現營養的最大化利用和減少水體污染。
在撫州市,專業團隊聚焦水產養殖新業態展開深入調研。在黎川縣品優農產品專業合作社,考察圈桶工廠化養殖泥鰍這一新興模式時,專家現場指導養殖戶要高度重視水質調控和病害防治,加強技術管理,以保障養殖效益。在黎川縣天蓬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針對生態甲魚養殖模式,專家建議堅持生態優先理念,嚴格控制養殖密度,合理運用生物防治技術,在保證甲魚品質的同時,保護好水域生態環境,并著重強調加強品牌建設,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在南城市的撫州池蝶蚌良種場,專家建議為了真正實現尾水的高效循環利用,科學養殖非常重要,需要注意投放魚蚌密度,同時建議企業配備專門技術員進行全過程管理。
在吉安縣、萬安縣、遂川縣等地,專家針對不同養殖場在尾水處理、水質調節、餌料投喂和苗種培育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因地制宜提出一系列創新解決方案。針對萬安縣興農養殖場苗種培育環節高死亡率的問題,建議分池分級培育并優化苗種營養配方;為遂川縣江之漁農業有限公司解決轉型過程中遇到的水質調控、魚病診斷及尾水處理等技術難題,有力推動了當地水產養殖的高質量發展。
在九江市的江西豪海綠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專家協和隊調研了翹嘴鲌和泥鰍苗種培育情況,就優化苗種培育流程,提高苗種的品質和產量和拓展養殖模式等方面與管理團隊展開了探討,為企業未來發展提供了新思路。在江西瑞昌長江四大家魚原種場,專家們分享了運用基因檢測技術鑒定篩選原種、完善原種檔案管理系統等國內外先進技術和經驗。同時,建議在做好保種工作的基礎上,開展特色水產種業研究,適度開展增殖放流,恢復長江漁業資源。
中國日報江西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