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洞穴魚是透明的,沒有眼睛。”11月28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昆明動物博物館在茨壩園區上了一堂科學課,來自昆明的中小學生在課堂上踴躍“搶答”。
這不是小丑魚“尼莫”嗎?沒想到小丑魚有這么多顏色,大的憨態可掬,小的呆萌可愛。參與課堂的中小學生認真聽老師的講解,觀察著在形態各異的珊瑚群落中游來游去的小丑魚。
珊瑚礁是海洋中最具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系統,被稱為海洋中的“熱帶雨林”。為了能夠高效而深入地研究和保護珊瑚礁,昆明動物研究所在實驗室中創造了一個能夠高度還原野生珊瑚礁環境的人工系統,以此提供可控可操作的實驗平臺。同學們在青年科學家的帶領下,自己動手相互配合,在準備好的玻璃缸中搭建模擬一個人工珊瑚群落,在實踐中了解珊瑚群落的奧秘。
本次課程,昆明學生及其家長走進昆明動物研究所洞穴魚類發育與進化研究組,一起探索洞穴魚類的奧秘,近距離解析洞穴魚類的生存法則,學到了平時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