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經濟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增長點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10月15日,為期四天的2020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正式拉開帷幕。廣東省政協副主席馬光瑜表示,40年來,深圳從一個邊陲小鎮發展成為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每一步的發展都離不開創新發展的基因,這也是我們國家“海洋強國”戰略的成功范例。
新冠疫情的爆發,使人們對健康空前重視,大健康產業進入了“全民需求時代”。2020海博會海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論壇于同日召開,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會長、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邊振甲在題為“我國大健康產業發展的現狀與未來”主題演講中表示,提升全民健康素質,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是我國奔向全面小康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前大健康產業迎來了史上最好的發展良機,社會各界要協同合作,讓健康中國建設和產業發展、人群健康水平提升比翼齊飛、共譜新篇。”邊振甲說。
華大集團聯合創始人、董事長汪建指出,隨著深圳全面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推進,海洋生物經濟也迎來了重大的戰略發展機遇。他表示,海洋是一切生命之源,蘊藏著無窮無盡的寶藏,應當從科學發現、成果轉化以及產業化等各個維度,推動我國海洋事業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主任楊賢慶教授說,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是人類研究開發利用海洋資源的世紀,海洋生物活性物質的研究與開發是海洋生物資源高值化研究與開發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海洋藥物、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功能制品研究的基礎。在主題演講中,他為大家詳細介紹了海洋生物活性物質研究發展趨勢及我國的“藍色藥庫”計劃。
由于疫情原因,無法來到現場嘉賓通過視頻連線參與。美國圣地亞哥分校斯克里普斯海洋學研究所教授William Gerwick提到,人工智能與制藥行業結合將加速藥物開發進程,具有重大經濟價值,關乎世界人民醫療健康。澳大利亞科學與工程院院士、澳大利亞格里菲斯藥物發現研究所創始人Ronald Quinn認為,任何新技術的發現與應用都有利于加速海洋生物的資源的深層次的開發與利用。
論壇由深圳特區建設發展集團與深圳華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承辦。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嚴小軍,南方科技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系教學副主任、講席教授張傳倫,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院研究員、廣東省海洋藥物重點實驗室主任鞠建華等專家帶來關于基因組學、海洋微生物、海洋藥物研發等的最新研究與發展報告,并圍繞“中國海洋生物醫藥與功能制品行業的現狀與發展前景”進行圓桌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