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休漁期結束,漁民們迎來“開海”,在嶗山區王哥莊街道港東漁碼頭,一條條漁船滿載而歸,漁民喜笑顏開,“蝦兵蟹將”成為碼頭上的搶手貨。據悉,開海后,漁民們在漁期實現增收,預計到年底,港東碼頭漁民約能收入10余萬元。除了船上從業人員,碼頭一側的漁家宴也會迎來旺季,并解決了近200個就業崗位,旺季收入約30-50萬元。
“開海”首日收獲4萬斤海貨
下午3點,漁民們滿載而歸,碼頭上的攤鋪前都是前來購買海貨的市民游客。據了解,港東漁碼頭有捕撈漁船160余條,200余位從事打撈的漁民,根據潮汐規律,漁民每天出海一次。“今天漁船最高產量為三、四百斤,‘開海’首日漁民共收獲約4萬斤,主要是螃蟹、正宗青島大蝦、琵琶蝦、海蜇、小鯧魚、小黃花、筆管、蠣蝦等,其中螃蟹、蠣蝦捕撈量最好,總體情況比去年好一些。”港東社區漁業協管員劉正龍說。“今年由于疫情影響,真正的休漁期其實比往年長一些,所以海里情況能更好一些,漁民收成不錯。”
據悉,港東漁碼頭三面環海,不僅地理位置絕佳,一邊是漁港碼頭、海鮮市場,另一邊是20余家漁家宴,海貨不僅新鮮,價格也更親民。螃蟹約40-50元一斤,筆管18元一斤,蠣蝦20元一斤,琵琶蝦20元一斤,開海”首日,市民游客紛紛“趕到碼頭搶購海鮮,不少漁民捕撈的螃蟹已被提前預定,琵琶蝦、蠣蝦等網紅小海鮮一上岸就被搶購。“根據潮汐規律,近三天漁船都是下午回來,周末還得看潮汐。后期還會有鯧魚、老板魚、墨魚、紅頭、八帶等海鮮。”劉正龍說。
除了港東社區,會場社區的梭子蟹也是新鮮上岸,據漁民們介紹,個大味美的會場梭子蟹非常搶手,“開海”之前已被大量預定,每個螃蟹平均在七八兩,今后會越來越多,到了中秋節前后將是最肥美的時候。
拉長產業鏈促進漁民增收
除了山海美景、海鮮搶購的盛景,記者還看到,港東漁碼頭較之前有了形象上的提升。“我們邀請專業平臺在入口處設置了‘魚’主題的形象堡壘,融入了海洋元素,對整個碼頭進行了亮化和地面噴漆,地面遠看像海浪。為了讓市民游客在開海后有一個舒心的旅游和就餐環境,社區前期組織人員進行了多日的碼頭環境整治和清淤,使碼頭環境品質得到提升。”港東社區黨總支書記劉元欣說。
據悉,王哥莊街道港東社區漁碼頭是2A級景區,國家群眾性3級漁港,是擁有300年歷史的自治碼頭,如今已委托專業平臺逐漸實行規范化管理,維護良好的海鮮市場和碼頭旅游秩序,讓市民游客玩得開心、吃得放心。
“下一步,社區計劃實施碼頭整體功能提升工程,對門頭進行統一布局,車輛定位,對釣魚船、旅游船、捕撈船分類安置,對網具歸類,設計碼頭環形路,全面整合漁村資源,形成漁村旅游路線,拉長特色產業鏈,促進漁民增收。”劉元欣介紹。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姜喆 通訊員 招婷婷
“開海掃貨”有新招 游嶗山可寄存海鮮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訊(記者李倚慰)2020年島城伏季休漁期結束,昨日正式開海。休漁期過后,大量本地海鮮陸續進入島城各大市場。9月2日是休漁期后的第一個沙子口大集,為方便島城市民趕往沙子口海鮮集散地購買海鮮,公交集團隧道巴士公司第五分公司在途經沙子口的301路、304路兩條公交線的部分車輛設置海鮮箱、便民袋,并在南沙路調度室、四川路辦公室內放置海鮮存放柜,同時根據客流情況增加301路、304路發車密度,助力市民“開海掃貨”。
“近期天氣仍然比較炎熱,市民購買海貨后乘公交車時,會有海水滴漏到車廂內的地板上,導致車廂內氣味難聞,于是我們在車上配備了環保袋,在海鮮箱內放冰塊以保持海鮮的鮮度,同時也可以有效避免水漬和腥臭,保證干凈整潔的乘車環境。”304路線乘務員于龍告訴記者。
此外,隧道巴士公司第五分公司還在南沙路調度室、四川路辦公室各放置一臺海鮮存放冰柜。“以前我們發現有乘客乘坐我們車輛去嶗山游玩,想要購買海鮮又擔心變質。”公交隧道巴士第五分公司黨支部書記孫艷表示,到嶗山旅游的乘客可以將購買的海鮮存放在調度室的海鮮存放柜內,工作人員會進行登記,游客游玩結束后,可以憑聯系電話到南沙路調度室海鮮存放柜內領回自己存放的海鮮。乘坐公交車回家時,可以把海鮮放置在海鮮存放箱內,確保海鮮一直處于保鮮狀態。
據孫艷介紹,往年開海后,車廂內撿到乘客遺失海鮮的事件增多。“我們也提醒廣大乘客,下車前一定要細心檢查隨身物品,記得從海鮮箱內取走自己購買的海鮮。如有遺漏,可撥打熱線電話82622743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