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孫安然)9月24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活動新聞中心在京舉行第一場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財政部部長劉昆,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介紹了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推進中國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寧吉喆介紹,70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奮進、頑強拼搏,實現了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我國綜合國力、社會生產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經濟第二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外匯儲備第一大國、服務貿易第二大國、使用外資第二大國、對外投資第二大國,移動通信、現代核電、載人航天、量子科學、深海探測、超級計算等領域均取得了重大科技成果。同時,中國作為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作用日益凸顯,中方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已得到1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響應。
深海作為天然基因資源庫,蘊藏著巨大應用開發潛力,是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我國在深海生物勘探、深海微生物資源庫規范化建設、深海生物學基礎研究、生物資源應用潛力評估與開發利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其中,深海生物資源探測成效顯著,獲得了大量深海微生物資源;系統開展了資源應用潛力評估,獲得了一批深海知識產權,在醫藥、環保、工業、農業等領域展現出美好應用前景。目前,我國逐步形成了以“蛟龍”“海龍”“潛龍”為代表的“三龍”深海裝備體系,深海探測能力大幅躍升。同時,我國積極參與海洋領域國際合作,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
在回答推動形成強大的國內市場,促進中國經濟發展上有哪些重要舉措時,寧吉喆表示,必須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加大“六穩”工作力度,穩投資、促消費、擴就業、增收入,實現國民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其中,要發揮五大戰略新增長極的效應,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重大戰略的落實,同時,抓緊啟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推進工作,通過規劃引領,帶動項目實施,進一步釋放市場的巨大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