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海南三亞、萬寧、文昌、文城等地的水產養殖業因環保因素被要求清退或拆除,海南省僅是一個縮影,國內許多養殖區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水產養殖行業迫切需要解決方案,而循環水正是解決這類問題的最佳辦法之一。
我國循環水養殖起步較晚,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為了填補行業空白領域,不少企業選擇了與國外優秀循環水企業合作,廈門新穎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新穎佳)就是其中之一。如今,擁有多項德國成熟專利技術的新穎佳正努力進行循環水養殖普及工作,致力推動我國工業化水產養殖業的發展。
前不久,筆者走訪了新穎佳位于福建廈門的循環水養殖基地,并采訪了廈門新穎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永南,了解其對水產工業化進程的看法以及新穎佳高度集約化、細分模塊化的多層立體式循環養殖系統(簡稱:系統)。
筆者:您認為我國水產養殖業未來會如何發展?
林永南:目前,我國的水產養殖業正處于轉型升級關鍵時期。從養殖端來看,養殖業從散、亂、粗獷轉向集中、規范、精細化發展。從消費端來看,消費者不再滿足于現有的養殖品種,需要更優質、更綠色、更健康的水產品。從資源端來看,土地、水源等資源逐漸稀缺,利用資源換取效益的養殖模式將會被逐步淘汰,養殖產業必須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不然就會面臨“無地可用”、“無水可養”的尷尬局面。
筆者:您認為我國工業化水產養殖發展正處于什么階段?
林永南:我國的工業化水產養殖業正在高速發展,但仍處于初期階段。政府給予了工業化水產發展足夠的關注,各企業也正在共同努力,但改變養殖者的傳統觀念和推動行業的跨步發展仍需要時間和資金的大量投入。用一個詞形容現狀就是百家爭鳴。各種理念、各式新產品都出現在眾人眼前,但并非所有的產品都能十分精準地滿足養殖者的需求。我始終認為,水產養殖業需要走向循環水,而新穎佳也一直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新穎佳成立的最高宗旨是希望通過引進世界先進的循環水養殖系統和技術來帶動中國水產養殖業的升級轉型。新穎佳獨有的多層立體式循環養殖系統就是引進德國先進的循環水處理技術和理念后誕生的。該系統運用了先進、穩定、工業級水平的模塊化技術,尤其適合大面積、大型水產養殖園區的開發和利用。2013年11月,新穎佳的多層立體式循環養殖系統養殖示范基地在廈門海滄區建成,養殖石斑魚至今。
筆者:目前廈門海滄區養殖系統應用情況如何?
林永南:我們現在養殖的是石斑魚,一般投放較大規格的魚苗(約10公分左右),幼苗成活率比其他養殖模式高,養成至商品魚所需時間一般在6個月~8個月,一年養兩造,餌料系數維持在1.0左右。
我們選擇石斑魚是因為其經濟效益較高、穩定,且魚的品質好,有較大的議價空間。系統也并非只能養殖石斑魚,也可以養殖海參、舌鰨、大黃魚等品種,養殖品種主要根據當地的種苗資源進行選擇。
筆者:該系統有何特點?使用壽命多長?經濟效益如何?
林永南:系統采用了頂級材料,壽命長達10年以上,即便老化后也無需廢棄,只需換受損元件后就可以繼續使用。不可否認的是,循環水養殖系統的初期投入較大,但它帶來的改變非常顯著。在我們的設計中,初步預計會在養殖第三年回本,具體時間還需根據養殖品種的市場效益決定。
系統可節約大量的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節省餌料,降低養殖成本,減少環境污染,實現水產養殖高效、環保、節能、節地;可有效降低養殖品種疾病的發生率,提高成活率和單位面積內的水產品養殖產量。簡單說,可以歸納成以下幾個特點:節水95%:系統換水量低于5%;節地90%:雙層立體式結構,不但節約了土地,還減少了建筑費用;節能25%:科學的水位差驅動模式設計,比傳統工廠化養殖節約電能;零排污:系統排出的污水可集中處理后再利用;高效高產:450平方土地,每年可生產40噸~50噸魚類;生態養殖:合理的生物過濾系統,不使用任何抗生素和激素;穩定環境:恒溫封閉式車間設計,不受季節約束,不受惡劣氣候影響,全年穩定產出。
筆者:您提到了換水量問題,這套系統能否做到全循環?
林永南:目前,我們海滄區的養殖基地還需要定期補充一些水源,日換水率3%左右。但事實上,系統是可以做到全循環,只要在現有基礎上再增加一個面積近乎等大(450平方米)的蓄水元件就可以實現全循環。但在寸土寸金的廈門這么做并不劃算,所以我們出于經濟角度選擇利用海水資源。
筆者:參觀中我還發現系統并沒有配備額外的增氧設施,為何如此設計?
林永南:我們系統中的溶氧已處平衡狀態,不需要額外使用增氧系統。在高密度循環水養殖系統中,氨氮、亞硝酸等不良因素的處理至關重要,如果氨氮、亞硝酸等沒有得到很好的處理,增氧就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而且,我認為,單靠增氧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這就像“頭疼治頭、腳疼治腳”。我們應從整體系統來看問題,思考循環水養殖系統中常出現的問題是因為水處理不當、養殖密度過大、還是管理不到位所導致的,而不是單純通過增加純氧來解決。
筆者:目前新穎佳在市場上遇到了哪些瓶頸?又如何解決?
林永南:主要還是推廣問題,畢竟循環水系統初期投入大,而且新穎佳采用的是頂尖材料和德國技術,成本更高,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其實,這并不是單個企業所能解決的問題,我們更需要做的是讓消費者和消費市場正確認知循環水養殖水產品的價值所在。
毫無疑問,用循環水養殖出來的水產品更健康、更綠色,肉質更好、品質更高。但并非所有消費市場都愿意認同這個觀點,這就導致了循環水養殖的水產品得不到正確的價值體現,最后甚至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所以,我們要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推動高品質水產品的推廣工作。
筆者:近期公司有何計劃或動作?
林永南:去年有一位廈門的養殖戶向我們訂購了一套系統,現已在翔安區動工,預計2019年下半年就能正式運營。我們一直在深入研究,精進技術,提升自身產品力。舉個例子,翔安區的系統就進行過升級與改進,電能損耗較以往降低了3/4,而且安全性、穩定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