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山東省青島市漁業科技入戶活動圍繞“十大優良品種”和“十大主推技術”,示范養殖面積6萬多畝,輻射養殖水面30多萬畝,100名科技指導員和100名科技示范戶積極發揮科技幫扶和示范帶動作用,將養殖好點子、防病好方法、高產好模式及時送到廣大水產養殖戶手中,為促進漁業增效、漁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
積極開展標志性活動。緊扣全市現代漁業發展形勢,組織舉辦“2014年青島市科技入戶工作會”、“現代漁業發展專家研討會”、“水產養殖規范用藥宣傳周”、“水產品質量安全月”、“科技服務百日行”現場會等活動,以活動促進專家、推廣人員、漁戶間的良好互動與交流,增強各方人員的參與性與主動性,推動工作深入開展。
有效實施科技服務。組織科技指導員深入蝦池邊、參池旁進行上門指導,宣傳養殖法律法規,傳授漁藥正確使用方法、水產品質量安全等方面的知識,并對示范戶“手把手”地傳授先進養殖技術,及時解決生產難題,有力提高了漁民科技素質。海參高溫度夏期間,組織專家深入一線,與漁民進行面對面交流,為漁民講授海參高溫度夏防范措施,幫助養殖漁戶安全度夏,今年我市沒有出現一例海參高溫死亡事件。
舉辦漁民科技培訓。根據青島市生產實際,免費為漁民進行法律法規、健康養殖、病害防治等方面知識的培訓,提高漁民的從業技能和科技意識。目前,共舉辦各類培訓班8期,培訓人員800多人次,發放各種技術資料1600余冊。
開展信息服務。建立“青島市漁業信息網”、手機信息發送平臺,通過開展《漁業信息簡報》編發、建立專家在線坐診、開通科技服務熱線等措施,積極為漁民提供科技信息服務,拓寬信息交流渠道,切實提高漁民的防病能力。
加強宣傳。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宣傳媒體,大力宣傳科技服務活動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及成功經驗,放大工作的實施效應,擴大工作的社會影響,營造深入開展科技服務活動的良好社會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