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約記者劉立明)3月19日,農業部漁業局在山東省威海市主持召開了遠洋漁業安全生產工作會。會議通報了2011年以來發生的遠洋漁業安全事件,深入分析了事件發生的主要原因,并就進一步做好遠洋漁業安全生產工作提出了要求和措施。農業部漁業局副局長崔利鋒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認為,近年來我國遠洋漁業持續較快發展,取得了很大成績,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重要的遠洋漁業國家之一,遠洋漁業成為農業“走出去”的重要產業。但隨著企業和漁船數量的增多,涉外事件和安全生產事故呈增多趨勢。2011年以來,遠洋漁業共發生安全事件20起,其中,涉外事件10起、安全應急事件8起、刑事案件2起,涉及20家企業的34艘漁船。引發遠洋漁業安全事件的原因很多,其中部分遠洋企業安全生產意識不強、內部管理不規范,遠洋漁船設備老化、維修保養不及時,遠洋漁業船員整體素質不高,從業船東和小型企業抵御風險能力不強等是主要原因。
會議指出,安全生產是遠洋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前提和首要任務。遠洋漁業安全事件的發生不僅擾亂了正常作業秩序,對外對內造成不良影響,而且使企業和漁民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很大損失。各地漁業主管部門和各遠洋漁業企業要認真落實《農業部關于加強遠洋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等有關規定,下大力氣抓好遠洋漁業安全生產工作。一是高度重視遠洋漁業生產工作,認真學習有關法律規定和管理措施,加強遠洋漁業管理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所有船員必須持證上崗;二是進一步完善企業安全生產制度,落實安全生產責任,開展經常性檢查督查,及時排除事故隱患;三是加快更新改造老舊遠洋漁船,配齊通信導航、救生、船位監測等安全生產設施裝備,不斷提高遠洋漁船裝備水平,新建遠洋漁船必須按國際公約標準進行設計、建造和檢驗;四是做好船員工作,改善工作生活條件,按時發放工資,關心船員心理健康,處理好矛盾糾紛,促進建立和諧的勞動關系;五是及時妥善處置遠洋漁業安全事件,保障船員生命財產安全,盡力減少事件的不利影響;六是強化遠洋漁業安全生產監管,研究完善遠洋漁業管理制度,提高企業從業門檻,逐步取消代理方式,對涉外事件多發的地區和企業從嚴審批項目,不斷提高遠洋漁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來自外交部領保中心,山東、浙江、福建,以及大連、寧波、威海、舟山、榮成漁業主管廳(局),農業部漁船檢驗局,中國遠洋漁業協會和有關遠洋漁業企業代表出席了會議。
???
來源:中國漁業報
主辦單位:黃海水產研究所
魯公網安備: 37020202000458號 魯ICP備:05024434號-8
工信部備案網站查詢:http://beian.miit.gov.cn
網站保留所有權,未經許可不得復制,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