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約記者郭薇)12月15日,農業部在北京召開全國漁業標準化工作座談會暨第五屆全國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大會,總結交流第四屆全國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以來漁業標準化工作的成效和經驗,分析當前漁業標準化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并對“十三五”漁業標準化工作進行部署。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農業食品部和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派員蒞會指導工作,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副局長李書民到會并講話。
會議認為,2010年以來,漁業標準化工作進一步受到重視,取得顯著成效,標準體系不斷拓展和完善,標準化工作隊伍更加健全,標準實施步伐加快,參加國際標準化組織活動能力增強,水產品官方評議工作取得新進展,標準基礎研究得到加強。一些產業發展急需的標準得到制定,特別是漁業資源養護、水產品質量安全、水生動物防疫、漁船及裝備標準大量增加,觀賞魚、水族館標準增長較快,釣餌產品標準取得突破,珍珠標準開始起步,現行漁業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達到991項、地方標準1918項。目前,以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為主體,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相銜接、相配套,以及協會標準為補充,覆蓋漁業全產業鏈條的漁業標準體系已經建立,為規范漁業生產與管理、保障漁業安全、促進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會議指出,黨中央、國務院和各有關部門高度重視標準化工作,標準化的作用更加突出,農業標準化的保障措施逐步加強,漁業標準化工作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礎,為漁業標準化事業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同時指出,黨和國家對標準化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力推進漁業標準化工作,是加快建設現代漁業的迫切需要,是加快推進漁業轉方式調結構的有效途徑。但漁業標準化工作仍有不足,漁業標準化工作面臨的任務更加艱巨。
會議強調,“十三五”漁業標準化工作要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系列講話為指導,認真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緊密結合現代漁業發展需求,圍繞漁業轉方式調結構總體要求,進一步完善漁業標準化工作機制,優化漁業標準體系,強化標準基礎研究,加快標準推廣應用,強化標準實施監督,提升漁業標準國際化水平,增強標準化支撐和服務現代漁業發展的能力,促進提升漁業產業競爭力和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促進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會議要求,“十三五”時期,漁業標準化要重點抓好六個方面工作。一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進一步加強漁業標準化工作;二要進一步完善漁業標準化工作協同推進機制、標準與科研緊密銜接機制、評價與激勵機制、信息反饋機制;三要加快構建新型漁業標準體系;四要加強漁業標準化隊伍建設;五要加快標準推廣與實施;六要加強標準采標和官方評議工作。
會議期間,還召開了第五屆全國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大會,審議通過了第五屆全國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鄭志靈作的工作報告和《全國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章程》修改草案。會議要求,新一屆全國水標委,要抓好自身建設,認真履行標委會工作職責,發揮好委員作用,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務水平;要以構建新型漁業標準體系為重點,加強標準制修訂管理,提高標準制修訂質量和效率;要積極開展標準宣傳貫徹和咨詢服務,促進標準推廣實施;要進一步增強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能力。
來自各省(市、區)漁業主管部門和有關科研、推廣、質檢、協會、企業方面的代表以及第五屆全國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全體委員參加了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