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近日召開的刺參健康養殖與產業可持續發展研討會通報,山東省海參養殖面積達80萬畝,年產量7.1萬噸,占全國海參產量的一半以上,用2%的海水養殖產量,創造了30%的產值,僅養殖年產值即達160億元,是單品種產值最高的海水養殖品種。且每年以20%的增長速度發展,是山東省第一大海水養殖產業。
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副廳長王偉杰介紹,海參養殖已成為繼藻類、蝦類、貝類、魚類養殖之后海水養殖業的第五次產業浪潮。我省是我國刺參的主要產地,刺參養殖自2000年在山東沿海逐步展開,2003年(非典)以后刺參養殖產業迅猛發展,成為我省漁業增效、漁民增收的支柱產業之一。其發展速度之快,發展規模之大,前所未有。
王偉杰說,山東海參養殖模式形成了以底播增殖、池塘養殖、圍堰養殖、深水井大棚工廠化養殖多種養殖模式。“東參西養”在東營、濱州、濰坊等地的推廣,為我省中西部沿海的養殖業結構調整、優化資源配置產生了極為顯著的效果。日照和煙臺的萊州等地的深水井大棚工廠化刺參養殖新模式成為新亮點,對局部地區的帶動效應明顯。參貝藻、參鮑藻等多元化立體養殖模式的示范推廣,既開辟了生態養殖的新途徑,實現了節能減排,又大大增加了漁民收入。
刺參養殖區域化布局逐步形成。以煙臺、威海、青島等地區為原主產區的刺參養殖優勢產業帶,龍頭地位和帶動作用日益彰顯,東營、濱州為代表的刺參養殖新興產業帶已初顯成效。消費需求持續增長,目前,全省有海參專賣店、以海參為主題的酒店有上萬家。
據了解,為支持刺參產業的發展,省財政推廣和創新專項、省良種專項工程今年都安排了項目專門進行支持。省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擬新設立刺參創新團隊,整合優勢資源,進行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的研究、集成、試驗和示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