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4月12日電 (記者張建松 朱基釵)記者從12日召開的中國第32次南極考察隊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國在南極“格羅夫山寶庫”新發現630塊隕石,使我國南極隕石擁有量達到12665塊,僅次于日本和美國。
除月巖外,隕石是人類獲得的唯一地球外巖石樣品,堪稱“天外珍寶”。南極是地球上著名的隕石寶庫。經過多年搜尋,科學家發現南極隕石的富集區大致沿著東南極冰蓋邊緣分布,主要在橫斷山脈地區和東南極的東側邊緣。各國考察隊共在東南極發現了50多個隕石寶庫,我國發現的“格羅夫山寶庫”是其中之一。
“格羅夫山寶庫”位于東南極的伊麗莎白公主地,普里茲灣蘭伯特裂谷的東岸,北面距離我國中山站約450公里。整座“寶庫”由64座冰原島峰和大面積的藍冰區組成,面積約3000平方公里。風光雄渾、古樸原初、極其壯美,但冰隙密布、氣候惡劣、瞬息萬變,“尋寶”之路危險重重、步步驚心。
自1998年中國第15次南極考察隊首次發現“格羅夫山寶庫”以來,我國科考隊員已先后7次入山“尋寶”。在中國第30次南極科學考察中,科考隊員曾在“格羅夫山寶庫”里找到一塊1300克的大隕石,后經科學檢測為珍貴的灶神星隕石,為我國開展灶神星的成分和形成研究以及開展深空探測相關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研究樣品。
除灶神星隕石外,我國在“格羅夫山寶庫”里收集的隕石種類還有珍貴的火星隕石、普通球粒隕石、常見碳質球粒隕石、鐵隕石、石鐵隕石以及包括橄輝無球粒隕石在內的原始無球粒隕石等,大部分特殊類型的隕石均有發現。
隕石是太陽系形成和演化過程中不同階段殘留的“化石”,記錄了從太陽星云的起源與凝聚到小行星、行星的形成與演化的整個歷史,是一種極其稀有的特殊科技資源。在每年的南極考察中,各國南極考察都將收集南極隕石作為科學考察的重要內容之一。
據統計,截至目前,人類在南極收集的隕石已超過5萬塊。其中,日本已組織20多次南極隕石考察,成為世界上收集南極隕石最多的國家;美國也成立了專業的隕石考察隊,持續不斷地赴南極“尋寶”,并找到多塊極其珍貴的月球隕石。
???
來源: 科技日報
主辦單位:黃海水產研究所
魯公網安備: 37020202000458號 魯ICP備:05024434號-8
工信部備案網站查詢:http://beian.miit.gov.cn
網站保留所有權,未經許可不得復制,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