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7月18日,在浙江省象山石浦打鼓峙博海船廠內上排著27艘馬上“就寢”的“三無”涉漁船舶,在農業部漁業局副局長李書民的一聲拆解令下,一時間風焊電割,火星四射、金屬被切割的響聲震徹整個船廠上空,幾臺吊機把已風割的二艘“三無”涉漁船頭尾分離傾刻間瓦解著地,“三無”涉漁船舶被集中拆解。浙江省沿海市、縣(區)漁業分管領導、漁業重點縣執法的負責人,公安邊防、省級及寧波當地新聞媒體、船廠方、涉及被拆解的船東及漁民老大等參加了此次拆解,拆解儀式由省海洋與漁業執法總隊孫國榮政委主持。
近年來,浙江省“三無”船舶非法從事漁業生產活動猖獗,數量巨大,還有大量山東、福建等地“三無”涉漁船舶到浙江漁場從事非法捕撈。這些船舶不計后果,任意改變作業方式,伏休期違規出海,嚴重損害了海洋漁業資源。今年4月以來,新聞媒體密集報道“東海無魚”,引起社會各界密切關注及省委、省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三無”涉漁船舶正是東海漁業資源衰退的一個重要誘因。目前,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要求,制定了“浙江漁場修復振興行動”計劃。加大“三無”涉漁船舶打擊力度,全省各級漁業行政部門已多次開展專項執法查處行動,先后查處了“413”、“601”等一批大案要案。去年共沒收拆解“三無”涉漁船舶56艘,案值人民幣6000余萬元,打擊力度在全國名列前茅。今年浙江省繼續對“三無”涉漁船舶及非法捕撈行為保持嚴打高壓態勢,又相繼查辦了60條在臺州金清港、溫州樂清等地非法造船案,有力的震懾了“三無”涉漁船舶及非法捕撈行為。在伏季休漁期間,全省各級漁業行政部門及其漁政執法機構加大工作力度,嚴查違規出海作業,已查處了一批伏休期間非法捕撈的漁船,據初步統計,從伏休開始到現在共查扣了109艘從事非法捕撈的漁船,數倍于往年,臺州還刑拘9人。
在新聞通氣會上,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林東勇及相關部門的負責人表示,拆解的27艘“三無”渉漁船舶中,7艘是鋼質“三無”船舶,4艘因捕撈紅珊瑚被查獲,3艘鋼質“三無”船舶和3艘木質“三無”船舶因在伏季休漁期間“無證”捕撈被漁政部門查獲,17艘木質“三無”船舶從事“無證”捕撈被鎮鄉人民政府查獲移交漁業主管部門。這些“三無”涉漁船舶,往往都未履行審批手續,是非法建造、改裝的船舶(含假冒和套牌),大都在沙灘船廠、無資質建造點或外地建造,較難發現,建造時用途不明確,建造和使用中又涉及多個部門和行業,給查處帶來很大難度。也介紹了漁政執法人員為了保護海洋資源,在海上執法中經常遇到抗法船向執法船撞擊、有瓶扔、協持執法人員帶離等暴力抗法現象。
下一步,將全力做好“浙江漁場修復振興行動”計劃,對“三無”渉漁船舶,摸清源頭,重點監管,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聯合公安邊防、工商相關部門,建立協同配合機制,采取政府主導、海上下聯動、陸聯動的方式,加強海上執法力量,力爭通過規范漁船建造,嚴厲打擊漁業領域非法經營、違規生產行為等舉措,促進浙江漁場的修復振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