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11月21日,由農業部科技教育司主辦,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北車船舶與海洋工程發展有限公司、上海崇和實業有限公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承辦的“深遠海大型養殖平臺構建”啟動會在北京市召開。會上,中國水科院漁機所、北車海工、崇和實業三方簽訂深遠海大型養殖平臺戰略框架協議,標志著我國首個深遠海養殖平臺項目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
據介紹,“深遠海大型養殖平臺”是以海洋工程裝備、工業化養殖、海洋生物資源開發與加工應用技術為基礎,通過系統集成與模式創新,形成的大型漁業生產綜合平臺。平臺的研發、應用與推廣將帶動我國海上養殖業由近海走向深遠海。首個深遠海大型養殖平臺由十萬噸級阿芙拉型油船改裝而成,型長243.8米,型寬42米,型深21.4米,吃水14.8米,能夠提供養殖水體近8萬立方米。該養殖平臺主要包括整船平臺、養殖系統、物流加工系統和管理控制系統,能滿足3000米水深以內的海上養殖,并具備12級臺風下安全生產、移動躲避超強臺風等優越功能。
項目總顧問、中國工程院雷霽霖院士表示,走向深遠海,開展海水養殖是滿足日益增長的水產品供給需求的重要途徑。“深遠海大型養殖平臺”的構建,充分顯示了我國深遠海超大養殖平臺設施裝備的研發制造能力和戰略布局的遠見。該平臺的構建有望實現與捕撈漁船、運輸補給船只相結合,形成馳騁深遠海和大洋、持續開展生產的漁業航母船隊。
在啟動會后召開的研討會上,來自漁業主管部門、科研單位和龍頭企業的專家,圍繞項目的重大意義、海上養殖功能區裝備研發、完善輔助功能設施等進行了深入研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