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由于捕撈過度,資源緊缺,海腸產量越來越少,2013年海腸產量已不足700噸。受此影響,市場上海腸價格一路飆升,兩年內海腸140塊錢一斤的價格已經出現兩次。
由于近幾年市場價格越來越高,促使一些商家加大捕撈力度,海里的海腸越來越少。“這樣下去不僅是產量減少的問題,也是一個物種生存的問題。”煙臺市水產研究所高級工程師王力勇說。
煙臺市水產研究所近日宣稱成功繁育出海腸苗,不少企業如獲至寶,紛紛找到繁育基地,想要洽談合作。目前已有十五六家企業致電或登門拜訪,想要訂購海腸苗搞養殖。
王力勇是培育海腸苗種項目的主要負責人,近期除了日常觀察海腸的生長動態,做一些數據分析外,還要接待前來參觀的企業。這些企業包括一些規模較大的水產企業、做海腸進出口生意的企業、個體養殖戶等。
王力勇表示,一些企業正是看中了海腸的經濟價值越來越高,企業的熱情很高,除了萊山區、開發區、萊州、龍口之外,威海、東營、濰坊的企業也紛紛找上門,“不過我覺得企業不能太著急,海腸對生長條件要求很苛刻,不是每個地方都能養殖海腸。”
王力勇解釋說,海腸生長要有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對氣候條件、底質條件、水質條件都要有嚴格的要求。例如,氣候條件方面,在海腸的生長繁殖季節,要溫度適宜,光照充足,保證各種餌料生物的快速繁殖。底質類型為沙質或泥沙質的灘涂及淺水區,其下層為黑泥沙,沙多泥少或泥沙大致兼半。灘平、水淺、底質松軟、富含有機質,是海腸理想的棲息地和繁殖地。
“建議想要搞養殖海腸的企業理性抉擇。”王力勇說,應接受幾年前海參養殖盲目擴大而賠錢的教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