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5月21日,中國工程院在京發布最新研究成果——《中國海洋工程與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叢書》(以下簡稱《叢書》)。《叢書》提出,建設海洋強國,科技必須先行,必須建設海洋工程技術強國。目前我國海洋工程與科技整體水平落后于發達國家10年左右,國家應加大海洋工程技術發展力度,加快推進海洋工程科技創新和現代海洋產業發展。
作為中國工程院“中國海洋工程與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重大咨詢項目的研究成果,《叢書》對海洋工程與科技的國內發展現狀、主要差距和問題、國家戰略需求、國際發展趨勢和啟示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綜合的研究,形成了一些基本認識,提出了中國海洋工程與科技發展戰略思路,包括“陸海統籌、超前部署、創新驅動、生態文明、軍民融合”的發展原則、“認知海洋、使用海洋、保護海洋、管理海洋”的發展方向和“構建創新驅動的海洋工程技術體系,全面推進現代海洋產業發展進程”的發展路線。
《叢書》指出,我國海洋工程與科技整體水平落后于發達國家10年左右,尤其在海洋探測與裝備工程和海洋環境與生態工程領域,這些差距的產生主要體現在關鍵技術的現代化水平和產業化程度上。根據我國現在的海洋工程與科技發展現狀,《叢書》提出了要以建設海洋工程技術強國為核心,加快重要工程與科技領域的創新發展,為2050年把我國建設成強大的海洋強國提供堅實基礎和根本保障的總體發展目標。
根據總體目標,《叢書》明確了相應的階段性目標:2020年,我國要進入海洋工程與科技創新國家行列,實現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0%以上,科技成果轉化率達50%以上;新興產業的比重達到70%,高技術主導產業比重提高到45%以上,支撐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12%以上。2030年,實現海洋工程技術強國建設基本目標,實現科技進步貢獻率達70%以上,科技成果轉化率達60%以上,我國海洋工程與科技整體水平達國際先進;海洋工程裝備關鍵系統和設備的配套率達70%以上,新興產業的比重達80%,高技術主導產業比重提高到60%以上,支撐海洋生產總值居世界前茅、年均增長7%,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14%以上。
據悉,《叢書》共包括綜合研究卷、海洋探測與裝備卷、海洋運載卷、海洋生物資源卷、海洋環境與生態卷和海陸關聯卷7卷,其研究成果將對推動海洋強國建設,快海洋工程技術強國建設,實現“海洋經濟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海洋開發方式向循環利用型轉變,海洋科技向創新引領型轉變以及海洋維權向統籌兼顧型轉變”發揮積極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