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濱海新區水產部門獲悉,從2006年起至今,天津已累計向渤海天津海域增殖放流各類品種苗種逐年增多,累計超過已50億尾(只、粒)。
據有關部門監測發現,中國對蝦、海蜇、鱸魚、半滑舌鰨等一些本已渤海灣內消失多年的魚種再次現身,尤其是中國對蝦更是形成了“蝦汛”。
天津市漁業部門從2006年開始增殖放流,并在2008年開始重點漁業資源的規模化放流。截至目前,已累計增殖放流中國對蝦、毛蚶、梭子蟹、半滑舌鰨等各類苗種50多億尾(只、粒)。
為讓絕跡多年的中國對蝦重新“蹦”回百姓餐桌,天津漁業部門連年增加放流力度,從2009年的1億尾到目前的10多億尾,渤海灣中國對蝦自然繁殖群體比重持續增大,使渤海灣形成了難得的中國對蝦蝦汛。
2013年,天津漁民回捕中國對蝦1332噸,回捕率達到2.24%,總產值達到2.4億元。此舉在增加漁民經濟收入的同時,還保護了渤海生物資源,取得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贏。
此外,在增殖放流工作中,還不斷增加放流品種。今年,除放流三疣梭子蟹、半滑舌鰨、牙鲆魚等水生生物苗種外,今年還增加了黑鲪、梭魚等品種。
其中,黑鲪俗名黑頭,主要分布于我國東海、黃海和渤海,屬廣溫性、近礁棲性魚類。黑裙魚肉質鮮嫩潔白,脂肪少,宜于老年人和兒童食用,市民今秋或能品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