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檢驗檢疫等部門入駐市場、現場辦公,通關時間可由原來的6~7小時縮短至2~3小時,水生生物成活率可提高20%以上。
本報訊日前,山東省榮成市好運漁鄉國際商業中心項目區設立海關現場監管場所獲青島海關批復。項目總投資4.5億元,建筑面積7萬平方米,集鮮活水產品交易市場、研發檢測中心、海關監管保稅倉庫和貨運調度中心等于一體,可為入駐業主提供貨物出入柜、衛生防疫、海水調配、溫度控制、裝箱轉運、交易結算等“一條龍”服務。目前1號市場主體完工,共建設暫養池128個,并完成4.5公里海水引水管道。
項目建成后,將采取工業地產的營銷模式,面向膠東地區100多家鮮活水產品進出口企業出售或租賃暫養設施及辦公場所,開展水產品進出口貿易,可大大節約成本,產品主要通過龍眼港、石島港出口韓國、日本、俄羅斯。海關、檢驗檢疫等部門入駐市場、現場辦公,通關時間可由原來的6~7小時縮短至2~3小時,水生生物成活率可提高20%以上。市場計劃2015年9月份試運營,預計年內完成進出口標箱3000個、交易額1.5億美元。全部投運后,年可完成進出口標箱1萬個、交易額3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