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近日發布《“海洋+”發展規劃(2015年~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以“六個新”任務鞏固和提升該市海洋經濟在全國的領先地位,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實現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
作為青島市借鑒和運用“互聯網+”理念,創新發展模式、拓寬發展路徑,實現海洋經濟轉型升級的戰略舉措,《規劃》立足藍色經濟區建設基礎,搶抓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發展機遇,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建設藍色經濟領軍城市,打造國家海洋發展中心。按照“融合發展、創新驅動、重點突破、集聚發展、市場主導”5項原則,突出“六個新”重點任務。
“海洋+”新模式,即以模式創新實現資源、技術、信息共享,促進海洋產業融合發展,基于“互聯網+”理念改造海洋傳統產業,催生海洋新興業態和新興產業,實現海洋經濟轉型升級,打造海洋經濟升級版。重點創新海洋+互聯網、海洋+大數據等四大發展模式。
“海洋+”新業態,即以業態創新,促進現代網絡技術廣泛應用,拓展海洋經濟發展領域,延長產業發展鏈條,探索新發展空間,培育新增長點,構建現代海洋經濟產業發展新體系。重點發展海洋高效物流、海洋文化體驗、海洋健康體育、海洋特色金融、海洋母港經濟五大新興業態。
“海洋+”新產業,即以產業創新,促進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培育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努力提升發展規模和水平,建成國家海洋高技術產業基地和國家科技興海產業示范基地。重點發展現代海洋漁業、海洋生物醫藥、海洋高端裝備制造等7個產業。
“海洋+”新技術,即以技術創新搶占未來技術制高點,加快適用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大幅提升海洋產業發展水平,鞏固和提升青島市作為海洋科技城的優勢地位。重點抓好海洋基礎研究、關鍵技術突破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3個關鍵環節。
“海洋+”新空間,即以空間創新促進“一谷兩區”優勢互補、差異化發展,加快特色園區建設,培育“眾創空間”,形成以“一谷兩區”為主體,園區集聚、多點支撐的海洋經濟空間發展格局。
“海洋+”新載體,即以載體創新促進海洋經濟對外開放,把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作為擴大對外開放的新載體、新領域,廣泛開展海洋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重點抓好交通樞紐、東亞海洋合作平臺、科技人文交流平臺和企業“出海”服務平臺建設,深入推進對韓國的開放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