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溫州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在對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簡稱:FDA)新近針對水產品的通報中研究發現,FDA通報出現了新情況,主要是其對進口水產品從生產加工到最終銷售整個過程的衛生控制產生懷疑。為此,檢驗檢疫部門提醒廣大水產品出口企業應引起高度重視。
我國水產品出口量連續十年位居全球首位,美國是我水產品出口最重要的市場之一。據媒體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出口美國達54.57萬噸、29.14萬美元;溫州水產品雖然總量不大,但小黃魚等特色產品占有較大份額,今年前8個月溫州出口水產品共計824批、2.33萬噸、8266萬美元,其中出口美國52批、929.6噸、505.7萬美元,分別占溫州水產品出口量的6.31%、3.98%、6.12%。
通常情況下,FDA在通報中會對不合格產品的具體不符合項做出描述,而現在在一部分通報中出現的表述是該水產品是在不衛生的條件下進行生產、加工或包裝。為何FDA會對產品的生產過程產生懷疑?溫州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對FDA 8月份發布184起針對水產品的通報進行了深入分析,發現此類通報共有53起,占8月份對水產品通報的29%,分別為韓國31起,中國6起,波蘭5起,越南4起,日本、泰國、菲律賓各2起,尼日利亞1起。
通過與被通報企業和美國貿易商的交流以及查詢相關網站,溫州檢驗檢疫局初步了解到,該類通報產生的可能是:產品在美國通關過程中被FDA扣留,扣留期間,FDA要求企業提供資料以證明該產品在到達目的消費者前是處于受控狀態下,但企業提供的證明資料和HACCP文件不符合美國水產品HACCP指南第四版的要求,據此,FDA判斷企業現行的HACCP體系無法保證產品是全程處于衛生的條件下的,因而產生通報。
溫州檢驗檢疫局專業人員分析,造成文件不符的主要原因是:美國在2011年4月發布了《水產品HACCP指南》第四版,HACCP文件里需新增加描述產品購自何處(來自漁民/養殖場/生產商),如何接收(冷藏/加冰覆蓋/冷凍)、儲藏(冷藏/加冰覆蓋/冷凍)和運輸(冷藏/加冰覆蓋/冷凍)的項目,指南同時對產品本身與加工過程相關的潛在危害進行了重新的分類與描述,特別是對肉毒梭菌生長及產生毒素的控制有了新要求,這些新要求均需體現在產品的HACCP文件里。但企業提供的HACCP文件沒有按照新的HACCP模式進行重新修改,沒有對新的潛在危害進行關鍵控制點確認并予以控制,因此FDA認為該產品存在風險,從而拒絕產品入境。
另據了解,FDA于8月28日發布了對5英寸以下未去臟或部分去臟的魚類產品的紅色預警,產品在進入美國時將自動扣留實施檢查。檢驗檢疫部門提醒各輸美水產品生產企業:要密切關注、研究新指南,及時修改文件;保持與美國客戶的溝通,積極應對新法案;及時與檢驗檢疫部門聯系,共同商討應對之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