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是水生生物生長繁殖的關鍵時節,也是養護水生生物資源的黃金時期。
在六月里,海洋伏季休漁已全面實施,長江等一些大江大湖也處于禁漁期。全國各地大力開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在保護的同時主動修復水生生物資源。特別是6月6日這天,很多地方都把這天作為約定俗成的“放魚日”,一些地方還專門設立了增殖放流節日。
今年是全國范圍內連續第二年在6月6日這天開展同步增殖放流活動。
本報訊(特約記者姜波)6月6日,由農業部組織倡導的同步增殖放流活動在全國各地舉行。全國31個省(區、市)300多個放流點同步開展增殖放流活動,共增殖放流各類水生生物苗種超過20億尾。此次活動由農業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聯合舉辦,農業部于康震副部長、江蘇省人民政府徐鳴副省長出席主會場活動。
水生生物是水域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養護水生生物資源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開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是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有關部署安排的一項具體措施,對促進漁業種群資源恢復,改善水域生態環境,增加漁業效益和漁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今年,農業部印發了《關于做好“十三五”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的指導意見》,對“十三五”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做了部署安排。農業部辦公廳、國家宗教事務局辦公室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宗教界水生生物放生(增殖放流)活動的通知》,就水生生物放生(增殖放流)活動進行規范。此次全國范圍內的同步增殖放流活動將推動全國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取得新的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