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胡麗茹)近年來,遼寧省海洋與漁業廳對水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高度重視,將其作為漁業經濟發展和管理的重要內容,靠前擺位。目前,遼寧省產地水產品質量總體穩定向好,近4年,農業部對遼寧省水產品安全監督抽查合格率均保持在97%以上。今年遼寧省海洋與漁業廳根據農業部和省食安委工作部署,堅持一手抓打擊違法用藥和添加有毒有害物質行為,一手抓標準化健康生產,以強化6項措施落實為抓手,確保水產品安全。
認真部署安排工作,強化主體責任落實。今年年初,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了《2014年遼寧省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檢計劃》、《2014年遼寧省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督執法實施方案》,明確了年度工作任務和目標責任。繼續將水產品安全工作列入省政府對各市政府的績效考評范圍,強化屬地監管責任的落實。
開展風險評估預警,強化質量安全監測。根據遼寧省漁業生產布局和質量安全控制重點,安排產地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和風險監測共30個品種、2800批次樣品,監測范圍覆蓋遼寧省14個市和2個省管縣。同時,對收貯運環節開展了監測。監測主要項目是禁用藥物殘留超標等情況。根據監測結果,及時開展安全風險評估和預警防范。
查找消除安全隱患,強化專項整治效果。一是抓好苗種源頭整治。全年安排苗種質量檢測20個品種、293個樣品。從已經出結果的海參春苗質量檢測情況看,合格率達到90%。二是打擊違法違規用藥行為。采取日常生產控制抓基礎,省市縣執法聯動、有關部門執法聯合抓打擊等措施,加強行政監管和司法對接,形成高壓監管態勢。三是提升應急安全監管能力。近期針對貝類產品進入高溫期貝毒富集給食用安全帶來安全隱患的情況,及時安排了風險監測,并針對檢測中發現的問題專題開展了風險隱患會商,并采取了相應的控制措施加強安全防范。四是加強重點時段專項檢查。在元旦、春節、五一等重要節日,開展專項執法檢查,確保水產品安全供給。
大力發展無公害認證,強化證后管理水平。一是本著“從嚴從緊、積極穩妥、確保質量”的認證原則,上半年已認證產品75個,對申請主體資質提高門檻,嚴格把關。二是對無公害認證產品年度安排100%檢測。近幾年沒有發現問題。三是組織開展無公害水產品標志使用專項檢查,維護無公害品牌聲譽。四是加大漁業品牌建設力度。籌備開展遼寧十大漁業品牌評選推介系列活動。通過內抓品質,外創品牌,進一步提升遼寧省漁業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開展健康養殖生產,強化企業誠信建設。水產生產經營企業誠信狀況如何,直接關系到養殖產品質量。結合開展宣傳周活動,通過各種媒體平臺向廣大養殖企業宣傳有關法律法規,培訓健康養殖新技術。各級舉辦培訓班45期,發放科技資料5萬余份,培樹現代漁業新理念。同時,建立企業生產質量安全承諾制度,年內全部建立信用檔案。繼續開展質量安全可追溯試點推進工作。
提高綜合管理能力,強化監管體系建設。一是積極協調推進縣、鄉鎮基層監管體系建設。二是推進質檢體系建設。為全省所有涉漁縣區配備了水產品快速檢測設備,并組織開展了快速檢測人員能力考核。三是提高監督執法能力。開展執法人員法律法規培訓和地區間交叉執法活動,全面提高監督執法水平和處置應急事件的能力。
日前,在食品安全新聞發布會上,省海洋與漁業廳副廳長劉榮杰表示,全省各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將以最堅決的態度、最扎實的作風、最嚴明的紀律、最有力的措施,嚴厲打擊水產品質量安全違法違規行為,確保廣大消費者吃到安全放心的水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