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近日從浙江省臺州市海洋與漁業部門了解到,從4月16日至7月1日,位于東海中北部近海的東海海域水產保護區核心區,進入休漁期。
據了解,帶魚是東海海域的主要經濟魚類之一。然而由于多年來的過度捕撈和海洋污染,整個東海海域帶魚年產量逐年下降,已由前幾年的150萬噸銳減到去年的不足100萬噸。隨著產量驟減,帶魚的身價也由過去的數元一斤飆升到每斤二三十元的高價位。
為維系正常的漁業生產,2008年,農業部批準設立了東海帶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
該保護區位于東海中北部近海,面積約2.25萬平方公里,由核心區和實驗區組成。因為核心區是東海帶魚產卵、索餌和洄游通道,所以2011年出臺的保護區管理暫行辦法規定,每年的4月16日至7月1日,核心區內將禁止所有漁船作業,其他時間執行伏季休漁制度,而實驗區目前暫時按現行國家和地方漁業政策管理。
據了解,保護區除重點保護帶魚產卵親體和幼魚外,還可有效帶動大黃魚、小黃魚、銀鯧等東海區其他主要經濟魚類以及中華鱘、鯨豚類等64種水生珍稀瀕危動物的保護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