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孟娣記者柳珺)10月29日~31日,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主辦的“科技支撐水產品質量安全”研討會在北京市召開。與會的國內質量安全、檢驗檢疫相關知名專家介紹了相關研究領域的前沿進展,并圍繞提高水產品質量安全科技支撐能力、提高水產品質量安全學科發展水平等提出了有益的意見和建議。此次會議的召開,為加強水產質量安全學科及相關學科搭建了良好的溝通交流平臺,對于促進水產品質量安全學科與其他相關學科間的合作與交流、進一步明確學科建設的發展方向和思路、推動學科建設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崔國輝在講話中總結了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在行業科技支撐方面主要開展的工作,分析了院系統水產品質量安全學科的發展現狀、人員隊伍建設情況、同其他優勢學科之間存在的差距,并提出了下一步水產品質量安全學科發展措施。
會議指出,水產品質量安全影響因素較多,不易監管。將科技與質量安全緊密結合,體現出水科院對水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重視。目前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處于總體平穩、逐步趨好的狀態,但仍存在水產品生產消費指導不足、科技支撐嚴重不足的問題。當前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兩個重點是堅持一手抓標準化、一手抓執法監督,下一步應進一步提升監管能力、深入開展風險評估、加強科研、科普。開展水產品質量安全研究,要努力實現“四個化”,即全程化、專業化、項目化、國際化。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將會更加關注水產品質量安全領域科學研究及其科研成果,會同相關行業司局促進相關重大科研專項立項,從而加快水產品質量安全難題的解決。
與會者就風險評估、可追溯、監測和快檢技術等進行了交流,并圍繞水產品質量安全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如何加強學科建設、完善科研體系、如何爭取重大科研立項等方面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來自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農業部漁業局相關部門負責人,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質檢機構及大中型企業等近70家單位的150余位代表參加了此次研討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