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全國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水產品加工分技術委員會牽頭制定的國際標準ISO 17648:2025《速凍裹衣水產制品—產品規范》(Quick-frozen coated aquatic products—Specification)由國際標準化組織正式批準發布。該標準是我國牽頭制定的首個調理水產制品國際標準,也是繼我國牽頭制定并獲批發布ISO首個水產領域國際標準ISO 23855:2021《冷凍魚糜—產品規范》(Frozen surimi—Specification)之后的又一項新突破。
速凍裹衣水產制品是以魚類或甲殼類或頭足類或貝類等單一品種水產動物為原料,經預處理、調味、用面糊和/或面包糠(粉)進行掛漿和/或裹粉、速凍等工序加工而成的生制品或預烹制品,屬于預制調理方便食品,隨著水產精深加工產業迅速發展及消費結構優化升級,全球預制調理水產制品的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ISO 17648:2025《速凍裹衣水產制品》是以我國國家標準《速凍裹衣魚》(GB/T 22180-2024)、《速凍裹衣蝦》(GB/T 21672-2024)和GB/T 45059-2024《凍裹粉魷魚制品》為基礎研制完成的,將國家標準中的術語、感官要求、含肉率、中心溫度等關鍵理化指標及其檢測方法納入國際標準中,規定了速凍裹衣水產制品的產品要求及其質量控制的檢測方法,以及包裝、標識、儲存和運輸的要求,這是我國調理水產制品標準國際化的實踐經驗,也是我國水產標準“走出去”的先行示范。
2022年8月,在中國商業聯合會及ISO/TC34/SC6秘書處的精心指導下,由黃海所牽頭提出的《速凍裹衣水產制品》新工作項目提案通過了NP投票,同步成立了ISO/TC34/SC6 WG 27“速凍裹衣水產制品”國際工作組,黃海所郭瑩瑩副研究員擔任工作組召集人及項目負責人,來自中國、美國、日本、俄羅斯、法國、伊朗、斯里蘭卡、烏干達等國家的19位專家注冊到工作組,聯合協作和實質性參與標準的研制工作。黃海所還積極組建《速凍裹衣水產制品》國際標準國內技術對口專家組,來自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江南大學等國內多家單位的專家和生產企業代表全程參與標準起草。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農業農村部及ISO/TC34/SC6秘書處等相關部門的大力推動下,標準起草工作組按照ISO標準制定程序和規則要求,歷時3年,圓滿完成了標準起草、研討、征求意見、審查及批準等程序。
ISO 17648:2025《速凍裹衣水產制品》的成功發布,彰顯了我國水產領域國際標準化能力的提升,在全球食物供給體系呈現多元化、方便化和功能化的背景下,成功構建了統一規范的速凍裹衣水產制品質量評價要求,通過協調各國指標差異、強化風險管控、推動技術創新,不僅有助于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和全球水產品國際貿易,更是全球食品安全治理、貿易便利化和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工具, 將進一步增強我國在全球水產品加工行業競爭格局中的國際影響力和標準話語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