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海洋農業與淡水漁業科技創新”重點專項 “鲆鰈類耐高溫和速生新品種培育”項目2024年度總結推進會在青島召開。華東理工大學張元興教授、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李軍研究員、山東海洋科學研究院劉洪軍研究員等項目咨詢專家,項目牽頭單位有關領導以及項目組成員等30余人參會。
黃海所科研處處長劉志鴻研究員代表項目牽頭單位致歡迎辭,感謝與會領導、專家長期以來對項目的大力支持,并向與會專家介紹了本項目中期考核結果以及目前進展情況,希望通過本次會議,認真聽取各位專家意見,推動項目順利開展。
項目負責人馬愛軍研究員對項目總體情況、年度研究進展及亮點成果等內容進行了匯報。各課題負責人分別圍繞課題研究任務和考核指標,對年度研究進展情況、存在問題及下一步工作計劃進行了詳細匯報。
本項目針對鲆鰈類主要養殖魚種,從遺傳基礎與調控機制研究、創新育種技術研發、新品種培育及育繁推一體化種業體系構建三個層次開展研究。在各單位的共同努力下,項目取得良好進展:一是在遺傳基礎與調控機制研究方面,構建了8種經濟性狀的遺傳調控網絡,闡明4種鲆鰈類主要經濟性狀的遺傳調控機制,并完成了鲆鰈類遺傳育種數據庫物種信息的收集與初步搭建。二是在育種技術研發方面,建立了核心種質鑒定評價技術3項,研制配套設備3套,構建核心育種群體2個;建立基因組選擇、基因編輯、多倍體育種等育種技術3項;研制育種基因芯片1款,另有2款研發中。三是在新品種培育方面,獲批國審牙鲆耐高溫新品種1個,耐溫性能提升2℃;提交在審新品種2個,培育新品系4個,并建設育繁推一體化技術體系等。
與會專家充分肯定了項目取得的研究進展和階段性成果,并對各課題間的技術融合應用、成果凝練、技術成果轉化、育繁推體系建設等方面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和建議。
本次推進會進一步明確了下一階段項目執行的具體目標和工作方向。項目組將根據專家意見和建議,繼續梳理凝練重大亮點成果,推進育繁推體系建設,確保圓滿完成項目總體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