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百場項目對接之漁業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應用推廣活動在福建福州舉行,本次活動由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聯合主辦。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副所長榮小軍以及相關專家應邀參會。
黃海所與福建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山東省漁業發展和資源養護總站現場簽署了《閩魯海水特色品種“南北接力”協同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三方將共同致力于特色品種“南北接力”養殖產業關鍵技術的創新研發以及推廣示范工作,充分整合各自在海參、海帶、綠鰭馬面鲀等海水特色養殖品種的科研、推廣、培訓等方面優勢資源,組建跨區域的漁業產業研發與應用推廣團隊,構建產學研協同發展平臺,形成“北繁南推、南育北引、技術互通”三位一體的接力發展新模式,大力推動我國海洋漁業產業蓬勃發展。
據悉,本次活動邀請了國內海洋漁業相關領域院士、專家、企業家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海洋新質生產力新賽道,共同撬動現代漁業發展新未來。與會嘉賓圍繞漁業產業鏈建設、海洋生物資源高值化利用、電商賦能“海上糧倉”路徑、智能水下機器人、智慧漁業場景、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等前沿科學技術開展分享交流,進一步推動水產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為培育漁業新質生產力、引領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