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在清明節來臨前夕,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組織開展“賡續老科學家精神 助力新時代海洋漁業振興”緬懷暨調研活動,黃海水產研究所金顯仕所長、趙憲勇書記、葉乃好副所長、榮小軍副所長、在職職工代表、民盟代表、研究生代表等50余人參加了活動。
黃海水產研究所朱樹屏博士雕像
緬懷活動在黃海水產研究所朱樹屏博士雕像前進行,黨委書記趙憲勇同志主持活動,帶領大家一起回顧朱樹屏先生放棄國外優渥待遇,輾轉回國為我國海洋科技事業做出的突出貢獻。朱樹屏老先生是世界著名海洋生態學家、海洋化學家、浮游生物學家、水產學家和教育家,世界浮游生物試驗生態學領域的先驅,中國海洋生態學、海洋化學的奠基者和開拓者;中國水產學、湖沼學和浮游生物學的奠基者和開拓者之一,也是我所第二任所長,培養了一大批新中國第一代海洋及水產高級科技人才,為我國海洋及水產科學的發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新時代的漁業科技工作者們要追思老先生胸懷祖國、服務人民、勇攀高峰、敢為人先、追求真理、嚴謹治學、淡泊名利、潛心研究、集智攻關、團結協作、甘為人梯、獎掖后學的科學家精神,弘揚嚴謹治學的學術態度和實事求是的學術作風,馳而不息為我國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和實現漁業科技自立自強而接續奮斗!
所領導代表、職工代表、民盟代表、研究生代表在銅像前敬獻鮮花,全體活動人員鞠躬緬懷。
所領導代表、職工代表、民盟代表、研究生代表追思朱樹屏事跡
所領導代表、職工代表、民盟代表、研究生代表在朱樹屏銅像前緬懷
隨后,趙憲勇書記帶隊前往朱樹屏老先生故鄉昌邑市北孟鎮樹屏學校、朱樹屏事跡陳列館和海洋科普館“兩館一校”參觀,通過大量豐富詳實的圖文和影像資料,沉浸式緬懷了朱樹屏老先生許身報國、獻身海洋的光輝一生,深刻感悟了“堅持真理、克己奉公、魂系海洋、開山拓路、科學救國”的“樹屏精神”。
調研組參觀朱樹屏事跡陳列館
調研組參觀海洋科普館
緬懷活動后,趙憲勇書記帶領調研組一行在昌邑市開展了助力海洋漁業振興調研活動,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下營增殖實驗站孫祥山站長全程參加調研。濰坊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局長徐瑩,昌邑市市委書記李玉祥,副市長、昌邑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孫國偉等接待了調研組一行。
趙憲勇書記對昌邑市一直以來對黃海水產研究所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他在致辭中表示,昌邑市與黃海水產研究所的合作歷史悠久、基礎深厚、成果豐碩,黃海水產研究所在蝦、蟹等優良種苗培育上取得的多項重大科研成果都離不開昌邑市政府和相關企業的大力支持與配合,希望雙方今后能夠通力配合,實現優勢互補,為我國海洋漁業事業的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黃海水產研究所趙憲勇書記致辭
黃海水產研究所副所長榮小軍與昌邑市政府副市長、昌邑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孫國偉同志分別代表黃海水產研究所與昌邑市人民政府簽署合作框架協議。
雙方代表簽署合作框架協議
黃海水產研究所王印庚研究員和馬愛軍研究員分別代表黃海水產研究所和黃海水產研究所民盟委員會向昌邑樹屏學校捐贈書籍。
黃海水產研究所向昌邑樹屏學校捐贈書籍
隨后,調研組實地調研了邦普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海大集團北方現代生態養殖示范園和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下營增殖實驗站。
調研組調研邦普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調研組調研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下營增殖實驗站
為充分發揮“所·地”戰略合作優勢,積極開展漁業產業科技需求方面的調研和對接工作,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調研組相關專家與昌邑市有關涉海單位和企業開展了更深層次的交流座談。在雙方共建“濰坊漁業產業技術研究院”的基礎上,調研組專家就企業在生產中的對蝦養殖過程中病蟲害防治、智能化設施養殖、尾水循環利用等堵點、難點問題提出了解決建議,會議雙方并就建立樹屏海洋農業示范基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方面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調研組與昌邑市涉海單位和企業開展交流座談
本次活動既是一次“賡續老科學家精神 助力新時代海洋漁業振興”的專題調研活動,也是一次踐行黨中央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具體舉措,希望以此次調研活動為契機,為地方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以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多積極貢獻。
主辦單位:黃海水產研究所
魯公網安備: 37020202000458號 魯ICP備:05024434號-8
工信部備案網站查詢:http://beian.miit.gov.cn
網站保留所有權,未經許可不得復制,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