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以“整治檢驗檢測報告造假行為”為主題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集中曝光了17個涉及檢驗檢測報告造假的典型案例(涉及1家部級質檢機構),在全國各級農產品質檢機構中引起了強烈反響。掛靠在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的國家水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以下簡稱“中心”)高度重視、迅速反應,于4月6日下午組織中心全體人員召開專題會議。
中心質量負責人寧勁松傳達了新聞發布會的相關內容,并結合《檢驗檢測機構監督管理辦法》和《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修正案)相關條款,對發布會上曝光的17個檢驗檢測報告造假典型案例和關鍵問題進行了重點分析。中心常務副主任翟毓秀及技術負責人譚志軍先后作了進一步的解讀和強調,要求中心全體成員以案為鑒,務必繼續高度重視日常檢測工作質量,嚴守工作底線并做最高質量要求,切實發揮中心在我國水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工作領域的技術支撐作用,為產業發展和消費安全提供最高水平的技術服務。
針對此次事件,中心全體同事一致認為,質量是檢測工作的生命線,中心務必在前期良好運行基礎上,繼續強化檢測工作的過程管理和質量控制,進一步提升中心檢測工作的全要素、全鏈條及全環節運行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