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由科技部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主辦,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承辦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藍色糧倉科技創新”重點專項—“開放海域和遠海島礁養殖智能裝備與增殖模式”和“水產養殖動物病害免疫預防與生態防控技術”兩個項目啟動會以視頻會議形式召開。桂建芳院士、包振民院士、劉英杰研究員、宋林生教授、王春琳教授、楊信廷研究員、張天舒高工、楊紅生研究員、徐皓研究員、郝智慧教授、王雷研究員、汪開毓教授、孟雪松教授級高工、李色東教授級高工、辛乃宏教授級高工、艾桃山研究員、俞淳總經理和劉志欣副總經理等專項總體專家、項目學術咨詢專家和產業屆專家應邀出席視頻會議。科技部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專項管理團隊、項目推薦單位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山東省科技廳和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等單位相關領導、項目組成員等110多人參加了會議。
啟動會開幕式上,金顯仕所長代表項目承擔單位對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山東省科技廳以及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相關領導、項目專家組、各項目參與單位人員表示歡迎和感謝,他強調黃海水產研究所會堅決按照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相關管理規定履行好項目承擔單位法人責任,把保障項目順利開展作為科研管理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劉英杰副院長、山東省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管理委員會王守寶副主任、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徐樂俊處長從突破共性技術,完善技術體系;聚焦產業升級,服務區域經濟;加強協同創新,統籌項目實施等多個方面做了具體要求。作為“藍色糧倉科技創新”專項主管部門,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魯淼項目專員代表管理團隊對啟動會的召開和項目的后續實施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希望項目專家組對項目實施方案的編制和細化提出中肯的建議和專業的指導咨詢,要求項目組要聚焦產業需求和國家經濟發展目標,堅持以“項目績效四問”為導向,提前謀劃重大成果產出,注重項目一體化組織實施,促進產業、地方和國家經濟目標的融合發展。
項目實施方案論證階段由桂建芳院士主持,“開放海域和遠海島礁養殖智能裝備與增殖模式”項目負責人關長濤研究員和“水產養殖動物病害免疫預防與生態防控技術”項目負責人王印庚研究員分別針對各自主持的項目,匯報了研究背景、研究目標、研究內容、技術路線、預期成果、任務分解以及經費預算、風險分析及保障措施。與會專家就實施方案進行質詢研討,對項目實施方案的進一步細化和完善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并希望項目執行能夠聚焦水產養殖綠色高質量發展目標,圍繞產業轉型升級發展需求,按照科技創新鏈要求,突破陸海接力養殖和生態增殖新模式、水產養殖動物病害免疫防治與生態防控等共性關鍵技術瓶頸,推動我國水產養殖可持續發展。
最后,金顯仕所長代表項目承擔單位進行了總結發言,他強調項目負責人要認真梳理總結專家建議,完善實施方案,同時也希望各項目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能夠按照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全鏈條設計和一體化組織實施的要求,加強項目與課題間以及課題之間的溝通互動,凝心聚力,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至此,黃海水產研究所作為項目牽頭單位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藍色糧倉科技創新”重點專項八個項目全部進入啟動實施階段。這些項目的實施將產出一批漁業科技創新重大研究成果,為推進漁業產業轉型升級,打造環境友好型、創新引領型和統籌發展型的海上糧倉,實現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與會領導、專家和項目組成員代表參加視頻會議現場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