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23日,由黃海水產研究所主持的“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海洋水產病害綜合防控技術的集成與示范”課題組在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喬莊鎮舉辦池塘養殖南美白對蝦病害防控技術培訓班。來自當地從事南美白對蝦養殖的人員約50人參加了培訓,濱州市漁業技術推廣站和博興縣水產局的相關負責人全程參與了培訓活動。
培訓班上,黃海所王印庚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王雷研究員和中國海洋大學唐小千副教授分別就對蝦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技術、池塘養殖的水質調控和對蝦白斑病毒的現場檢測技術向參訓人員進行了講解,并與參訓人員進行了互動,解答了養殖戶提出的問題。培訓班結束后,課題組專家還深入養殖一線,在對蝦養殖池塘邊就養殖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進行了現場指導。
博興縣被山東省漁業協會命名為“山東南美白對蝦養殖第一縣”,而喬莊鎮為江北最大的南美白對蝦養殖集中區,養殖面積近3萬畝。2013年“海洋水產病害綜合防控技術的集成與示范”課題組與濱州市海洋與漁業研究所、濱州市漁業技術推廣站、博興縣水產局等單位密切合作,在喬莊鎮設立了“對蝦病害綜合防控示范基地”,對課題的研究成果進行實時轉化和推廣。其中,基地核心示范區養殖面積2500畝,通過示范基地服務點輻射養殖面積已達到5300畝,2013年全鎮養殖對蝦平均畝產700公斤,產值突破8億元,人均漁業收入達7000元,取得了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隨著本課題研究的不斷深入,示范基地的帶動作用日趨明顯,技術推廣和輻射的面積不斷擴大,對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起到了關鍵支撐作用。


(生態室、成果轉化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