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承辦的中國-東盟水生動物熟練檢測技術培訓班學員一行18人到黃海水產研究所學習交流。黃海所相關科研人員參加了交流會。
交流會上,楊冰副研究員介紹了養殖生物疾病控制與分子病理學研究室及對蝦白斑病(WSD)和傳染性皮下及造血組織壞死病(IHHN)OIE參考實驗室情況。王秀華研究員系統講解了我國北方鲆鰈魚類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病的外觀癥狀、診斷及治療方法。張慶利研究員做了題為“偷死野田村病毒及其分子流行病學研究”的報告,作為偷死野田村病毒(CMNV)的首位發現及報道者對該新發且危害嚴重的疫病從病原學、病理學及檢測技術等方面進行了詳盡闡述。梁艷博士做了題為“對蝦ATP合酶β亞基參與白斑綜合征病毒(WSSV)感染的作用機制”的報告,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一種對蝦受體蛋白在WSSV感染過程中的生物學作用。白昌明博士介紹“牡蠣皰疹病毒(OsHV-1)分子流行病學”的研究進展,細致地講述了牡蠣皰疹病毒在我國的發生和流行情況。以上報告從獨特視角講述不同的科學故事,引起了培訓班學員的極大興趣,增進了培訓班學員對黃海所相關領域的了解,提升了我國水產動物病害研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為未來在該領域開展國際合作奠定了基礎。
會后,張慶利研究員、楊冰副研究員等科研人員向培訓班學員講解并演示了黃海所研發的現場快速高靈敏度檢測試劑盒的使用操作方法,并指導學員進行了試劑盒的操作演示,反響良好。應廣大學員的需要,黃海所向文萊、泰國、菲律賓、柬埔寨和馬來西亞5國提供對蝦WSSV、IHHNV、CMNV和NNV試劑盒28套。

培訓班合影

試劑盒現場操作
(病研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