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海洋漁業科學與食物產出過程功能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國家實驗室海洋漁業科學功能實驗室”)2016年學術交流會在黃海水產研究所召開。漁業科學功能實驗室共建單位的專家和黃海所科研人員共170余人參加了本次會議。海洋國家實驗室副主任莊志猛、學術委員會秘書長潘克厚等出席了會議。
會議開幕式由黃海所副所長趙憲勇主持,黃海所所長金顯仕出席會議并致辭。會上,海洋國家實驗室副主任莊志猛作了題為《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過去、現在、將來》的報告,系統講解了海洋國家實驗室的發展歷程,詳細介紹了海洋國家實驗室2016年的重點工作。金顯仕研究員作為海洋漁業科學功能實驗室主任為漁業科學功能實驗室的固定科研人員代表頒發了聘書,并作了題為《海洋漁業科學與食物產出過程功能實驗室概況》的報告,重點闡述了海洋漁業科學功能實驗室的概況、定位、研究方向與建設目標等內容。
會議學術報告環節由海洋漁業科學功能實驗室副主任孔杰、陳松林輪流主持。本次學術報告交流主要圍繞海洋漁業資源與生態系統動力學、漁業種質資源與新種質創制、海水養殖生態與新生產模式、海水養殖生物疾病控制與分子病理學等四個研究方向展開。中國海洋大學包振民、田永軍、張秀梅教授,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劉鷹研究員,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曲凌云研究員以及黃海所陳松林、黃倢研究員等18位專家學者聯袂為大家獻上了一場精彩紛呈的學術盛宴。此外,本次會議還特邀上海海洋大學陳良標教授作了題為《魚類紅細胞發生的低溫適應和分子機制》的學術報告。
會議閉幕式上,海洋國家實驗室學術委員會秘書長潘克厚高度評價了本次學術交流會議,認為學術報告會有效增強了功能實驗室科研人員的凝聚力,有利于功能實驗室的協同創新。金顯仕研究員作總結發言,他指出,本次學術報告會增進了漁業科學功能實驗室科研成員間的交流,激發了大家的科研熱情,分享了研究成果,拓寬了研究思路,達到了預期目的,對推動漁業科學功能實驗室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科研處 供稿)
主辦單位:黃海水產研究所
魯公網安備: 37020202000458號 魯ICP備:05024434號-8
工信部備案網站查詢:http://beian.miit.gov.cn
網站保留所有權,未經許可不得復制,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