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下旬以來,海參、對蝦等水產養殖品種不斷出現疫情。黃海水產研究所專家第一時間奔赴一線,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將此次防疫減災工作作為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一個重要抓手,作為落實科技服務三農、為漁民辦實事的一項重要行動。
數月來,黃海所專家奔赴養殖一線進行考察,從疫情中找出路、找對策,與當地漁民一起分析疫情、擬定防疫減災方案和措施。王印庚研究員帶領研究團隊奔赴遼寧、河北、山東、福建、天津、浙江、江蘇等地,提出了養殖推廣耐高溫海參,加深養殖水體,以及使用硬質附著基、水色劑遮陰、底質改良劑等相應解決措施。同時,他們對河北、山東、天津、遼寧、江蘇等地對蝦養殖情況進行調研,通過取樣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預防疫情措施。
走訪中,黃海所專家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并積極配合當地主管部門開展調研、采樣、指導疾病防控等減災工作,得到了當地主管部門和養殖戶的普遍好評,對穩定漁業生產、降低經濟損失起到了良好的指導作用,社會反響良好。



(成果轉化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