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組織相關專家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與煙臺市海洋經濟研究院、煙臺開發區天源水產有限公司合作開展的“中國真蛸人工育苗技術”項目進行了現場驗收。驗收專家組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山東省海洋生物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等單位專家組成。
驗收專家聽取了項目組的工作匯報,查看了中國真蛸的繁育現場,查閱生產記錄并抽樣測量、統計了苗種規格和數量。2020年6月以來,項目組共培育中國真蛸親體201只,獲得受精卵100余萬粒,繁育2-3mm幼體70余萬只。現場抽樣數據結果顯示,中國真蛸幼蛸全長1.4-2.0cm,平均全長1.8cm,體重0.15-0.19g,平均體重0.17g,幼蛸總數約2300只。驗收專家組一致同意項目通過現場驗收。

中國真蛸(Octopus sinensis)俗稱章魚、母豬章,具有生長速度快、繁殖力強和經濟價值高等特點,個體體重日增長率可達13%,食物轉化率15-43%,80g幼蛸經過3個月養殖可長至1500g,成熟母體產卵量6-20萬粒/只,適于規模化繁育和養殖,是國際頭足類養殖開發的熱點物種之一。由于中國真蛸幼體培育浮游期長,技術工藝復雜,尚未建立起成熟的苗種培育技術,制約了中國真蛸的產業化發展進程。
近年來,項目組圍繞中國真蛸基因組與繁育技術研究開展攻關,完成了中國真蛸染色體水平基因組的測序組裝工作,是首個達到染色體水平的頭足類基因組,并在生殖調控、餌料投喂和培育環境優化等實現了關鍵技術突破,建立起中國真蛸商品苗種培育技術,為中國真蛸增養殖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