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國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海水養殖分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海養分技委”)2019年年會在四川省成都市召開,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全國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等主管部門領導以及第五屆海養分技委委員等3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海養分技委主任委員、黃海水產研究所副所長李健,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學院李琪教授主持。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質量與標準研究中心主任韓剛對海養分技委一年來圍繞行業主體所開展的各項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介紹了全國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工作考核評估辦法,提出了海養分技委今后考核方法的意見和建議,并對海養分技委在完善標準體系建設、加大委員培訓宣貫力度、促進科研同標準的銜接、加強國際標準跟蹤等方面提出進一步要求。
李健研究員做海養分技委2018年度工作報告,簡要回顧了海水養殖標準化工作開展30年來的發展歷程,重點介紹了中國標準發展改革成效,帶領學習了十部委《關于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意見》,進一步提出了海水養殖標準國際化的工作部署。他指出,海養分技委自1989年成立以來,在構建海水養殖標準體系、促進海水養殖產業發展方面做出了開拓性貢獻;他強調,海水養殖標準化應以促進海水養殖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為基本點,以促進科研成果向標準化轉變為發力點,加強綠色海水養殖標準的制定,促進海水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
全國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房金岑研究員對委員們進行了“標準審查的重點及應注意問題”培訓,加強了委員們對標準評審工作的認識,并鼓勵大家圍繞“一帶一路”,促進標準與國際接軌步伐,將國內養殖行業先進設備和技術帶到國際舞臺,提高了大家主動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的意識。
海養分技委委員、黃海水產研究所王清印研究員指出,合理有效的考核考評制度能夠促進標準化工作質的飛躍,政府對標準化工作的重視和管理可以提升標準化在養殖行業技術支撐和引領過程中的成效。
與會代表對標齡5年以上的12項行業標準進行了復審,對《海水養殖標準體系表》進行了討論和修改完善;對種質標準中的同工酶和分子標記技術指標的適用性進行了研討。委員們一致認為,DNA條形碼作為國際通用、前沿的種質鑒定技術,可以在水產種質標準制定中采用,并就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下一步工作重點進行了討論,將加強綠色海水養殖標準體系建設列為近期工作重點,建議成立專家工作組,建立委員考核制度,并提出了具體可行的考核辦法。
主辦單位:黃海水產研究所
魯公網安備: 37020202000458號 魯ICP備:05024434號-8
工信部備案網站查詢:http://beian.miit.gov.cn
網站保留所有權,未經許可不得復制,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