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黃海水產研究所邀請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威海市環翠區海洋與漁業研究所和榮成海洋發展局的有關專家,在榮成市尋山集團有限公司,對黃海水產研究所和尋山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開展的“掌狀海帶和極北海帶配子體克隆育苗及養成測試”項目進行了現場驗收。
黃海水產研究所海藻繁育與增養殖課題組,于2014年從法國成功引進掌狀海帶(Laminaria digitate)、極北海帶(Laminaria hyperborea)、糖海帶(Saccharina latissima)等海帶目大型經濟海藻的配子體克隆系,并重點對極北海帶和掌狀海帶配子克隆系的長期保存和擴增培養的環境條件進行研究,優化了快速獲得大量配子體克隆系的方法,進而建立了基于配子體克隆系規模化繁育種苗的技術體系。采用海帶浮筏平養的方法,在尋山集團有限公司海區對培育的掌狀海帶幼苗進行了養殖測試,經過5個月的養殖,掌狀海帶顏色濃褐,富有光澤,藻體柔性強,葉片平整,葉片分叉,柄部圓柱形,韌性強,假根發達,抓握力強。葉片平均長109.2cm, 平均寬40.5cm,平均厚0.53mm,葉片分叉2~5個,單株平均鮮重為0.15Kg;采用海帶相似的養殖方法和密度,推算其畝產(千米苗繩)的鮮重為1740Kg。專家組一致確認掌狀海帶、極北海帶引種成功,課題組研發的種苗繁育技術先進、行之有效,海帶的養殖方法適用于掌狀海帶養殖。
掌狀海帶、極北海帶是北大西洋歐洲沿岸常見的大型經濟海藻,其褐藻膠含量高且凝膠強度大,是歐洲國家提取褐藻膠的傳統優良原材料;二者也是構成海藻場(海藻林)的關鍵種,在調控水質、塑造生境、維持生物多樣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鑒于掌狀海帶、極北海帶重要的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專家組建議下一步應優化其增養殖技術與模式,并進行馴化和選育,為我國海帶養殖提供新種質材料,也為海洋牧場的藻場建設提供新藻種。
主辦單位:黃海水產研究所
魯公網安備: 37020202000458號 魯ICP備:05024434號-8
工信部備案網站查詢:http://beian.miit.gov.cn
網站保留所有權,未經許可不得復制,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