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國際標準化組織/食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肉禽蛋魚及其制品分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ISO/TC34/SC6)在北京召開了ISO/TC34/SC6國際標準化工作新聞發布會暨項目負責人培訓會,來自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商業聯合會、南京農業大學以及相關國際標準起草單位、新聞媒體的代表出席會議。會議由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張麗君主持。
此前,在2018年9月召開的第23屆ISO/TC34/SC6年會上,中國代表團首次提出主導《肉與肉制品術語》《豬屠宰操作規程》《發酵肉制品》《冷凍魚糜》《肉與肉制品中L-(+)-谷氨酸的測定》《肉與肉制品中總磷含量測定》《肉與肉制品中氯霉素含量的測定》和《肉與肉制品中著色劑的測定》等8項國際標準的制修訂工作,獲得了參會代表的支持。會后經過全體成員國的網絡投票,8項國際標準項目已經正式獲批立項。我國主導國際標準的立項,將為服務于國際貿易、減少國際貿易壁壘發揮積極的作用。
新聞發布之后,會議主要對各項目負責人和相關專家進行國際標準制修訂工作程序培訓,并商討成立相應的工作組,確定8項國際標準的年度工作計劃安排。黃海水產研究所王聯珠研究員牽頭《冷凍魚糜》國際標準,郭瑩瑩助理研究員為《冷凍魚糜》國際標準工作組的召集人。
ISO《冷凍魚糜》國際標準是我國在水產品加工領域牽頭制定的第一個國際標準,將在全球范圍內統一規范冷凍魚糜質量等級和相應質量參數,對促進全球冷凍魚糜產業發展和國際貿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據了解,ISO/TC34/SC6委員會成立于1980年,現有24個P-成員國和37個O-成員國,主要負責肉禽蛋魚及其制品相關的術語定義、技術規程、產品質量規格、成分檢測等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已先后制定22項ISO標準。自2015年起,我國爭取到承擔該分技術委員會秘書處的工作,秘書處設在中國商業聯合會,主席為南京農業大學校長周光宏。我國自承擔了秘書處的工作之后,極大地促進了我國與主要貿易國在肉、禽、蛋、魚及其制品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